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梁红国 王雪 临沂报道
演员们倾心表演,讲述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村里的老大爷们晒着太阳,即兴演奏二胡;妇女群众围坐一旁,摊煎饼、做新鞋,淳朴生动的生活场景跃然纸上……在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红色片区,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红色研学教育中的一环,他们既是群众又是演员,通过从小习得的生活技能和沂蒙风俗,向外界传达沂蒙声音,齐心协力创造更幸福的生活,在村庄这个熟悉的“大舞台”上,展现着新时代乡村的史诗剧场。
东高庄红色片区是红色文化旅游引领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2019年,该片区开始整体规划提升。依托域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围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沂大青山突围战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大一分校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歌曲《跟着共产党走》诞生地、徐向前旧居等重点文物宣传单位,确定了红色资源开发与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并重的文旅融合发展路线。
发展之初,东高庄片区首先对人居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提升,集中开展雨污分流、电路改造、绿化亮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也更加舒心。依托雁阵型村居建设,用好农村综合改革、土地规模经营、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资源,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租赁、流转土地等方式集中连片发展红色文化休闲旅游、研学旅游、农旅康养等产业。在八路军研究会山东分会的指导下,片区以高标准建成了代庄红色记忆馆主馆,积极打造沂蒙红色研学村,规划建设1940文创街、沂蒙长歌游客餐饮服务中心和红山学院研学基地,发展研学、民宿、商业街等文旅融合产业,深度解读沂蒙大地上的红色记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游客前来观光学习。
为进一步拓展农文旅融合发展,东高庄片区与上海戏剧学院团队合作,打造实景数字生活剧场《东高庄·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创新推出全沉浸式村庄演出,成立文艺合作社,群众接受培训后作为群演上岗演出,以最真实的状态展现沂蒙田园生活,实现“村庄就是剧场、群众就是演员”,人均月增收3000元。由此,研学团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革命故事,参与体验当地民俗,双方实现“共赢”。
“红歌诞生地,孙祖小米香”。东高庄红色片区的爆火,也带红了当地的另一特色农产品——孙祖小米。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孙祖小米以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受到广大食客的青睐,如今也成为几乎人手一件的伴手礼。为确保小米的优良品质和口感,东高庄片区成立特色农产品种植联合社,建立“村集体+”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发展孙祖小米2600亩,依托临沂国米农业等6家企业开展小米、小米粉和米油等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30%,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8万元。
红色底蕴夯实文化振兴,环境提升筑牢发展根基,产业成链焕活乡村动能。近年来,东高庄红色片区的种种变化如同一出出剧目精彩上演,创意村庄演出浓缩了几十年来的发展的进程,展现着群众生活的演变、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文历史的传承。东高庄红色片区不断探索创新,因地制宜走出了一趟小山村的“奇妙之旅”,唱响乡村振兴沂蒙之声。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