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众网10月27日讯 白旄镇教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上级教育会议精神及有关工作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学管理规范年”和“师资队伍建设年”活动为重点,深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努力发挥小学教研室在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将“聚焦课改,决战课堂;聚焦队伍,成就名师”的教育主题进一步深入理解内化,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 剪影一:精心策划,重视新学期准备工作 万事开头难,由于该镇地处偏远,教学设备落后,教学观念陈旧,全镇140多名教师,老龄化严重,青年教师缺乏有力的指导,基于这些现状,从2008年秋季开学前夕,该镇教委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8天的培训。首先,对全体教干教师进行了学科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促使全体教干教师更新了理念,树立了积极的工作态度;接着,对全体教干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和教干对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最后,对全体班主任进行了培训,提高教师班级管理的水平,进而推动教育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通过这样的培训,体现了该镇遵循学习的基本精神落实于具体工作的表现,从而给新学期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剪影二:依托网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网络的需求,尤其是广大教师,已经不仅仅限于聊天、游戏、查找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等一般性的功能,进行即时的在线研讨,与专家进行点对点的零距离交流以及和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就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切磋已经成为教师群体共同的需求。引起了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极大兴趣,感受到网络的魅力,博客培训应运而生。
博客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交流共享。通过博客的交流共享,可及时发布自己的思想,并萃取和链接因特网上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信息与教育资源,使更多的教师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吸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和知识。这种通过博客的交流共享是跨时空的,信息互补性很强。根据该镇实际情况,我们依托网络资源,为教师构建博客平台,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兴趣,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进而用好农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剪影三:老教研、新活力突出教师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农村小学经常搞的教研活动。以前这样的活动确实搞了不少,甚至成为主要教研活动。单就其效果来看并不理想,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认可,认为是教研室走形式,起不到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指导课堂教学的作用。教研人员也多次了解、反思过这种状况,制定了语文、数学、英语单元和课时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实施方案。教师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本次集体备课,教师积极参加,参加活动的教师确实是带着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讨论热烈,研讨朴实有效。由于准备工作充分,主讲人备课时研究教材、教参、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策略。参与研讨的教师要反复琢磨,确立自己的教学设计,对主讲人的设计,提出修改的建议,对自己困惑的问题要抛出来进行求助,确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进,老师们能够出智出力,把活动逐步推向深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剪影四:聚焦教师,启动对青年教师培训工程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使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白旄镇教委启动了对全镇41名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工程。并制定了《白旄镇青年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强调了“人才强教,向内涵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锻炼、提升的平台,机遇和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正的,希望青年教师珍惜每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投身到教改、教育科研中来,应对时代的挑战,真正发展内涵,早日成为一名热爱本职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有一定教学经验,在教改、教研中不断取得成绩的骨干教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开学很短的时间内,白旄镇教委就上下一心,振作精神,围绕着“课堂管理效益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这不仅为该镇带来了勃勃生机,更使全体教师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必须牢牢把握教师队伍建设这一主线,以课堂管理为着力点,聚精会神引导教师追求专业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该镇也将继续努力,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而不断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