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就近入学”败诉难掩教育公平焦虑

2016年03月23日 11:48:00 作者:刘建国 来源:大众网
家门口有个小学不能上,却要跑到一公里外,南京家长顾某很不服气,将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告上法庭。当前,学区教育无疑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僧多粥少”的既定现实下,自然会对“就近入学”产生争议。

      家门口有个小学不能上,却要跑到一公里外,南京家长顾某很不服气,将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告上法庭。3月21日下午,备受关注的“顾某诉教育局重新划分施教区”一案,在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法院当庭作出终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3月22日 《金陵晚报》)

      其实,因为无法“就近入学”引发的诉讼,报道中的个案并非首例。早在去年11月份,上海市浦东一名6岁女童的家长因教育局安排学校并非离家最近,最终将浦东新区教育局诉至法院,但最终也以败诉告终。类似的个案,之所以引发舆论强烈关注,正在于教育资源确实稀缺,而“就近入学”的规定又面临“水土不服”。

      需要厘清的是,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所谓的“就近入学”并非“最近入学”。也就是说,“就近”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直线最近距离,指的是相对就近位置的学校,具体认定和分布标准,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具体情形判断。如此来看,建邺区教育局“兼顾学校布局、适龄儿童数量和分布、地理状况等多种因素进行规划”,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由此,法院最终认定建邺区教育局的行为兼顾公共与个人利益,符合行政权行使的基本价值取向。不过,裁判结果的公正和公平,并不表明教育局做出的“就近入学”规划合理,这一点在法院的认定中,也有所体现。

      当前,学区教育无疑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僧多粥少”的既定现实下,自然会对“就近入学”产生争议。表面上,建邺区教育局的做法符合规定,并且求得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但是,从宏观上来看,教育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立足于这种属性,人们更倾向于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在目前的现实教育环境下,优秀教育资源稀缺,“就近入学”的思维必然会导致新的不公平存在。如此之下,公平合理的“就近入学”安排不过是相对公平,实际上只是保障了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而绝对的教育公平却因为片区规划变得遥不可及。

      更严重的是,依赖于“就近入学”原则,有时候可能会隐藏权钱交易的丑态。比如说,曾任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局长的李伟明利用手中的权力,将优质名校迁进相应的楼盘,或将某些楼盘划进名校学区,从而引发房价暴涨,开发商再给予李伟明一定的“关照费”。于是,在“就近入学”与“最近入学”不能划等号的前提下,公众的猜忌和忧虑颇多。那么,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不能只是以“合理规划”为借口,还应该公开理由和依据,认真回应公众的质疑和猜忌。

      如今,南京市的“就近入学”案尘埃落地,但却无法纾解公众心头的教育公平焦虑。个案的诉讼,其背后表现出的是公民群体的真实诉求,是对教育公平的呼唤和追求。即便,建邺区教育局赢得了案件诉讼,但却不能忽略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期许。需要正视的是,如何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保证教育公平具体和真实,依然是教育部门所追求的目标和承担的责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