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健康导航>药品

必知容易成瘾的药物

2014年01月08日 17:04 作者: 来源:羊城晚报
何日辉强调,止咳药水等处方药成瘾,需要进行恰当地治疗。要有效地预防青少年染上止咳药水等处方药成瘾等疾病,应该从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和医疗机构等多方面入手。12.家人在家里发现隐藏的止咳药水药瓶或者曲马多等药片。

      由于含有可待因等麻醉药品的止咳药水以及镇痛作用的曲马多是以处方药的形式出现,因此许多人认为其危害很小,也不易上瘾,但是有部分青少年把这些有成瘾性可能的药物称为“软毒品”,并通过服食这些药物来寻求快感。

      何日辉认为,首先应该明确:处方药和毒品不同,处方药滥用成瘾并非吸毒。止咳药水和曲马多本是临床治疗效果非常确切的良药,临床的角度上来说止咳药水等处方药成瘾对人体的危害小于吸毒,治疗效果也比毒品成瘾好得多;这些药物虽非软性毒品,但长期大剂量滥用后,对人体危害一样很大,包括成瘾后会对患者身心造成损害,如食欲不振、晕眩、神志不清、呼吸抑制、便秘、失忆、中毒性精神病、低钾血症、癫痫发作、重度骨质疏松症、白血病等;长期沉溺于毒品或药物会让患者逐渐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缺乏责任心、出现撒谎、脾气暴躁、自卑、自闭、自虐及自杀等心理行为异常及人格改变;由于人与人的交流减少,社会适应能力减退无法正常学习或工作;如果同时混合酒精或其他药物服用,即使小量止咳药水也会致命,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止咳药水滥用都会成瘾,我们通常所说的具有成瘾性止咳药水是指含有可待因、罂粟壳、麻黄碱、非那根等具有成瘾性药物成分的止咳药水,最常被滥用的主要是含有可待因或罂粟壳成分的止咳药水。一般来说,一些临床用药虽然有成瘾性,但在临床使用范围内,成瘾性是很低的,如按照医嘱或说明书服用,一般不会成瘾。

      何日辉强调,止咳药水等处方药成瘾,需要进行恰当地治疗。如果治疗不恰当,不仅会导致患者躯体痛苦,而且会造成一些精神心理问题,导致治疗更加困难,且易陷入“戒断-复发-再戒断-再复发”的恶性循环。由于止咳药水等处方药成瘾并不属于吸毒,因此到戒毒所或者精神病院治疗并不合适。要有效地预防青少年染上止咳药水等处方药成瘾等疾病,应该从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和医疗机构等多方面入手。

      ■特别提醒

      滥用止咳药水或曲马多的表现

      1.经常喝大量可乐和猛抽烟。

      2.食欲下降,变得消瘦或者突然变胖。

      3.脸上突然出现青春痘。

      4.上厕所要很长时间。

      5.健忘,反应迟钝。

      6.突然全身无力或突然全身抽搐。

      7.神志不清,幻觉,妄想。

      8.流眼泪、鼻涕、打哈欠、大汗淋漓、烦躁不安。

      9.情绪波动或脾气变得非常暴躁。

      10.性格突然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自闭。

      11.黑白颠倒,睡得很晚,起床很晚,甚至连睡几天。

      12.家人在家里发现隐藏的止咳药水药瓶或者曲马多等药片。

      13.日常开支莫名地增加,撒谎骗钱甚至偷东西卖掉。

      常见被滥用的处方药

      含有麻醉药品的各种复方制剂:含有磷酸可待因或罂粟壳成分的止咳药水,如联邦止咳露、立健亭、可非、复方磷酸可待因止咳露、珮夫人止咳露、欧博士止咳露、苏菲止咳糖浆、强力枇杷露等;复方甘草片、复方地芬诺酯等。

      各种镇痛药:曲马多、镇痛新、吗啡、杜冷丁、美沙酮、丁丙诺啡、可待因、芬太尼、二氢可待因酮、二氢吗啡酮、哌醋甲酯、羟考酮等。

      镇静安眠药:如安定、舒乐安定、氯硝安定、三唑仑、阿普唑仑等。

      兴奋剂和致幻剂:如利他林、咖啡因、氯胺酮和苯丙胺类兴奋剂等。

      另外,还有不少非处方药长期大剂量滥用也会成瘾,如阿司匹林、美沙芬、晕动片、去痛片、头痛散及布洛芬等。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张婷婷)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