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最新新闻

骨质疏松发病趋年轻化 睡觉抽筋或暗示"骨脆脆"

2013年05月02日 17:13 作者:项丹平 来源:中国妇女报
据统计,我国约有9000万人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已是世界上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资料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1亿人低骨量;老年骨折患者超过30%与骨质疏松相关,尤其是50岁以上女性,大约有1/3会因骨质疏松而骨折。那么,骨质疏松有何症状?如何能够做到早发现?单纯补钙能否治疗骨质疏松?专家指出,骨质疏松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早期骨密度筛查是能尽早发现骨质疏松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同时,单纯补钙并不能治疗骨质疏松,尤其对于老年人如果补钙过度,不仅难以吸收,还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据统计,我国约有9000万人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已是世界上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资料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1亿人低骨量;老年骨折患者超过30%与骨质疏松相关,尤其是50岁以上女性,大约有1/3会因骨质疏松而骨折。那么,骨质疏松有何症状?如何能够做到早发现?单纯补钙能否治疗骨质疏松?专家指出,骨质疏松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早期骨密度筛查是能尽早发现骨质疏松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同时,单纯补钙并不能治疗骨质疏松,尤其对于老年人如果补钙过度,不仅难以吸收,还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我国已是世界上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约有9000万患者(占总人口的7%)。骨与关节疾病作为一种退行性病变,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三大慢性病之后对人类威胁最广泛的疾病。”这是空军总医院骨科主任伍骥教授近日在“骨与关节退变防控论坛”上指出的。 

      资料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1亿人低骨量;老年骨折患者超过30%与骨质疏松相关,尤其是50岁以上女性,大约有1/3会因骨质疏松而骨折。有统计数字表明,骨关节疾病的门诊量仅次于感冒,死亡率仅次于肿瘤。 

      那么,骨质疏松早期有何症状?如何能够做到早发现?单纯补钙能否治疗骨质疏松?专家表示,骨质疏松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相对来说,早期骨密度筛查是能够尽早发现骨质疏松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此外,单纯补钙并不能治疗骨质疏松,尤其是对于对钙吸收能力较差的人群,如老年人等。 

      绝经后女性最易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骨质疏松本身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大多数属于原发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不足,而且随着激素水平的下降,容易患骨质疏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潘永源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骨质疏松亚专科副主任医师游利表示,人体一般在35岁~45岁左右会达到骨峰值,此后会出现降低。但不是说每个人无论生活方式如何,都能够达到骨峰值,有的人35岁~45岁的时候骨峰值远远低于同龄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骨质疏松确实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一些年轻人出现骨质疏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少年轻人现在的体力活动相对较少,骨密度容易下降;另外,不少女性在天气较热时会遮挡阳光的照晒,其实紫外线的照射本身对于钙的吸收是有益的,长期如此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而一些年轻人出现的相对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状况,也有可能是继发性的。 

      曾有报道称女性绝经后容易成为骨质疏松高发人群,对此潘永源解释,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性激素的分泌会减少,这也使得绝经后女性成为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也正是因为绝经期的原因,相对男性来说,女性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而且从年龄来看,一般情况下,女性出现骨质疏松的年龄一般会比男性提前10年左右。 

      骨质疏松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以髋骨、椎骨筛查为标准 

      骨密度能够反映骨质疏松的程度,一般来说,男性骨密度的变化是比较平稳的,而女性在绝经后骨密度会出现突然下降的趋势。骨质疏松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要及时发现骨质疏松,一般都是通过早期骨密度筛查实现的。 

      关于骨密度的筛查比较多样,包括腕骨、足跟筛查等多个部位,但临床中在判断骨密度时,一般以髋骨和椎骨筛查为标准。潘永源解释,这是因为髋骨与椎骨为人体承重骨,而对于腕骨、足跟等处的检查不能作为最终标准是因为其为非承重骨,本身就容易出现一些情况,但可以将这些筛查作为骨质疏松筛查的一部分用作参考。 

      游利提醒,其实骨密度筛查也并非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的唯一办法,有很多其他方法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如定量CT检测、超声波测定等。如果通过骨密度筛查发现人体骨密度较低,就要留意骨质疏松的出现,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责任编辑:郭晓伟)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获奖名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