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新闻聚焦 >

平邑九间棚:虽地处偏远 但风景这边独好

2012-04-16 07:54 作者:车少远 来源:大众网—鲁南商报
说起九间棚的来历,还有一段苦涩的历史。相传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一户刘姓夫妇徒步从山西洪洞县逃荒避难来到今地方镇龙顶山下,寄居在山坳的村庄里讨饭为生。

    艰苦沧桑岁月

      说起九间棚的来历,还有一段苦涩的历史。相传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一户刘姓夫妇徒步从山西洪洞县逃荒避难来到今地方镇龙顶山下,寄居在山坳的村庄里讨饭为生。一两个月下去,刘姓人家左右思量不能一辈子靠讨饭为生,可是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即没钱又没地,怎么办呢?只能先想个法子安定下来,再谋出路。

      一天,刘姓人家到龙顶山上捡拾柴禾,在山顶悬崖下意外发现了一处天然石棚,紧挨着石棚东侧竟然有一处泉眼,不停地往外涌水。有石棚可以遮风挡雨,有山泉可以饮水,有山果可以食用,刘姓人家大喜,于是乎以石棚为屋、石板当床、星月做灯,住了下来。如果要在山上生存下来,光靠山果远远不够,于是,自刘姓始迁祖始,村民扛起铁锹、头等农具以石棚为中心向外开荒。山上,只要泥土多的地段,众人便合力将其中的山石挖出来,整平土地,再用石块将地块圈起来防止雨水冲刷泥土流失。85岁的刘德香说:“当年用的工具简单,山地徒陡,一个壮年劳力三天才能开一分地出来。”为了生存,全年只有入冬土地结冻时方可稍事休息,其他时间必须不断开垦、种地、收割。

      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人口逐渐增多,于是便用石块将石棚隔成九间,取名“九间棚”。后来,石棚住不下了,九间棚人便砍树、割草在石棚前的旷地上修草房。靠着一份生存的毅力,就这样,九间棚人在龙顶山上安居,常年开荒种地,圈养牲畜,日子算是一步一步好起来了。

      秋天山上到处都是荒草,那些年,山草不但能烧火做饭还是建房子的主要材料。聪明的九间棚人开始分出部分劳动力割山草到山下集市上卖,“1947年左右,一斤草能卖好几厘钱。”一人一天割八九十斤草,第二天扛着草顺着崎岖的山路下山赶集,“八九十斤草能换4斤粮食。”刘德香感叹道,现在白给20斤粮食也没人愿意走山路喽。

      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还是让九间棚人略有不安,常年在山上生活极为不便。

      龙顶山上的九间棚海拔640米,这里山高涧陡、四面悬崖、土地瘠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村里只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上山下山非常艰难。山上产量很低的水果需要往外卖,只能肩挑人背送到山下,一路磕磕碰碰,很难卖上好价钱。有时一不小心,连人带筐跌到沟里,摔伤人的事经常发生。有时村民得了疾病,因下山困难耽误治疗的很多。1958年,曾有九间棚人搬到山下几个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但是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亲情难分,搬下山的九间棚人,两年后又陆续回到了龙顶山。

      九间棚的老辈人一直在为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艰苦地奋斗着,但由于环境恶劣等多种困难因素的影响,九间棚一直变化不大。直到1983年,人均纯收入还不足百元,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村里的姑娘争着往外嫁,外村的姑娘则绝不愿嫁过来。虽说与世隔绝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男孩诚实、坦诚,做人勤恳,“1984年,只有177人的小山村就有13个光棍汉,有的人急了便埋怨老祖宗,不该到这个干巴山顶来安家。”

      提起九间棚艰难的往事,老党员刘德明很是感叹,1963年石棚当学校,还是老师想的办法,支起石头当桌子,学生自己搬板凳。“养家糊口不容易。以前养头猪,得四个人用门板抬着下山卖。”

      开山辟地修路

      1984年冬,村两委换届,老书记刘德敬和村主任廉茂增多年培养的刘嘉坤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时他在村里任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一开始刘嘉坤感觉这担子太重,担心自己干不好,但是又想到九间棚以前遭受的苦难、外村人嘲笑的眼神、父亲病痛时的呻吟、乡亲们对过上好日子期盼的神情,一幕幕、一件件,在他脑海里浮现。九间棚已经没有退路!从小就性格倔强的他毅然接过了村支部书记的重担。

      为了找准山上与山下村庄存在的差距,上任后的刘嘉坤多次去山下较富裕的村子学习。先进村子各有各的经验和做法,但共同特点都是家家有电、户户有水、村村通路。症结找准了,刘嘉坤和新老班子一道带领全村人投入到了修路、引水、治山、种树的致富路上。

      1984年冬天开始修路,请来的技术员测算完工程量后自己也吃了一惊,路要穿山越涧,从悬崖上走过,全长3500余米,九间棚就几十个劳动力,在不可能有任何机械设备参与的条件下,全村就是黑白昼夜地干,光修路至少也得五年!技术员扳着手指头算着,劝村里趁早放弃。“不修路就没出路,俺们受够了没路走的窝囊罪,这路再难修俺们也得干!”九间棚人掷地有声答道。

      听到修路的消息,全村沸腾了!村民都下了决心。没有资金,他们不等不靠、共同集资,老书记刘德敬带头拿出了准备建新房的钱,刘嘉坤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们有的下山卖猪卖羊卖鸡蛋,有的拿出了为闺女准备嫁妆的钱,60多岁的赵永兰老人拿出了多年积攒的准备买寿衣的钱……

      三天时间,多半是靠变卖家当和借贷的九间棚人竟然集起了1.77万元!

      修路的开山炮炸响了。为了便于管理和增加施工量的透明度,修路工程分段承包,党员、干部和村民一样分工。村里规定:村里人对承包的路段如果不满意,可以跟任何一位党员、干部对换,任何党员、干部可以跟支部书记对换。

      从1984年12月到1985年4月,九间棚人基本上一天没歇息,大年三十还在工地上打炮眼、装炸药,开山放炮。由于长期过度劳累,施工到了关键时刻,有的村民撑不住了,经常发脾气、耍性子,工地上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村支部发现这种情况后,开始做大家的思想工作,“现在咱确实很苦很累,但是没有路咱就得祖祖辈辈穷下去,祖祖辈辈受苦、受累,为了我们的后代,大伙就得咬咬牙坚持下去!不光修路,咱们以后还得治水、整地、发展林果种植,让大伙都过上好日子”。

      村民们也都知道村支部书记、党员和大家承担着一样的工程,还要为整个工程和全村老少操心。于是大家转变了情绪,全力投入到修路工程中。就这样,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九间棚人干了五年才能完成的工程:一条宽6米、长3500米、大小24道弯的盘山公路修成了!

      在这期间,九间棚当时的44户人家老老少少全力以赴,受伤流血的事件时有发生,每户都承担了难以承担的重负,每人都付出了接近极限的体力。然而,当第一辆汽车沿着新修的盘山路爬上山顶后,九间棚人忘记了自己所承受的一切苦累和磨难。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摸着刚开到山顶的车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也有人则是望着刚压过的车辙一个劲地傻笑……

      修渠灌溉致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更是九间棚人的命脉。一直以来,九间棚就受困于水。盘山公路修通以后,九间棚人还没有来得及掸掉身上的泥土又开始了治水的新征程。他们一口气修建了三个蓄水池,但是第二年春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旱,新修的三个蓄水池全部干得底朝天。“要寻找理想的水源,要找到自己的当家水。”

      在村北天宝林场西面的一处悬崖陡壁上有一天然石洞,洞内有一处山泉,但不知水量多少。为了测量水量,书记刘嘉坤从外村借来了十二马力的抽水机做抽水实验,抽了一天没抽干。理想的水源找到了!但是如何把处在悬崖陡壁上的水引到山顶呢?村里从县里请来了水利设计人员,设计了扬水站建设方案和输水管道路线,工程的施工难度非常大。开始的部分工程是在悬崖陡壁上进行的,需要将人用绳索吊在悬崖上完成,村干部带头将自己吊到了水源上方的悬崖上。

      打炮眼、装炸药、炸通道、安管道,悬崖陡壁上响起了清脆的锤扦声和隆隆的炮声。一个月后,一座扬程102米的扬水站工程竣工了。随后,又兴建了容量4000余立方米的龙顶山天池和38个蓄水池及3500米的输水石渠,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和部分果树灌溉需求,真正实现了“路跟渠,渠带路,母子水池满山布,灌溉田园浇果树,洗衣做饭水到户”的高山水利化。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九间棚累计投工10万余个,平均每人每年义务出工310天,全村群众集资23万元,架设了3000余米的供电线路,修筑盘山公路3500余米,修筑石渠3500余米,开山整地新栽果树两万余棵,用掉了两万余斤炸药,压断了几百条扁担,磨秃了上千根钢钎。五年干了常人十年都干不完的活,初步改变了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

      199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在全国村级政权建设会议上听取刘嘉坤的汇报后称赞道:“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共产党的威信也是干出来的”。由此,九间棚也成了全国学习的先进典型。

      改革开放后,九间棚人依托本土金银花、梨等资源基础,公司、合作社和个人联合,拓展制药、有机食品等产业链,脱贫致富。

      2012年,习近平副主席听取了刘嘉坤《发扬艰苦奋斗传统 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汇报发言后,对九间棚发展金银花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并称赞九间棚“虽然地处偏远,但风景这边独好”。

      现在的九间棚,天宝梨乡腹地,群山环绕、果园连片。阳春万树梨花,遍地芳菲;盛夏绿荫荡漾,生机勃发;金秋硕果累累,漫山飘香;隆冬瑞雪笼树,青松流翠。山好水美人富!九间棚村,能发展到今天,村支部书记刘嘉坤,深有体会:一是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二是得益于沂蒙山人不怕吃苦、不服输的那种精神。

      记者 车少远
     

    (责任编辑:江志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