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5月22日讯(记者 庄红)近日,临沂大学喜讯不断:理学院学生在全省高校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传媒学院学生在全省大学生金话筒主持人大赛中夺冠,美术学院学生在全省首届大学生书法大赛中获一等奖,外国语学院学生在全省英语口语大赛中折桂,体育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健美操大赛中获金牌,并代表国家出征美国参加2012年ICU世界啦啦队锦标赛;红色育人工程的实践探索入选全国第20次高校党建会议典型材料并在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红色馆”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在临沂大学更名为综合性大学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些喜讯如同一篇篇工作汇报,向人们展示着临沂大学内涵质量的跨越提升。
更新思想观念 建设高质量综合性品牌大学
站在临沂大学南大门处北望,“建设高质量综合性品牌大学”十二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这就是临沂大学揭牌后,历时4个多月时间进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并发动全社会力量进行研讨,最后确定的临沂大学办学目标。“高质量”包括人才培养质量高、科学研究质量高和社会服务质量高三方面的内容;“品牌”是指围绕优势专业、开放办学、服务区域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好特色发展文章。
为实现这个目标,临沂大学确定了“五年强特色,十年创一流”的战略步骤,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强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方面的办学特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然后再经过五年奋斗,到2020年,让临沂大学在全国老区大学、全国同类院校中实现率先发展,成为一流大学。
按照这样的发展目标,临沂大学制定了“三大重点”和“三大战略”。“三大重点”是指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学术科研水平三项重点工作;“三大战略”是指质量立校战略、开放强校战略和特色亮校战略。同时,学校出台了《内涵提升计划》,坚持“分类指导、内涵发展、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着力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
立足沂蒙经济文化需求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为此,临沂大学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作风建设活动,在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中间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在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优化发展环境主题教育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抓党风、正教风、促学风,树立了学术大师王汝涛、师德楷模陈毛美、服务沂蒙标兵张金树三位典型人物,转变了机关作风,强化了服务意识,并确立了“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党委书记丁凤云提出实施“红色育人工程”和“国际视野培育工程”两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程,得到了学校党委和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红色育人工程以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大学生“下基地、下农村、下工厂”,“研编红色教材、研究红色课题、研发红色产品”,以及开展“一场军训、一场红色运动会、一场红色演讲比赛、一场爱国歌曲合唱比赛、一次红色文化论坛、一次红色评先树优”为主要内容,重点在于锻造学生优良的思想品格。“国际视野培育工程”以让学生“通晓国际基本规则、掌握世界文明成果、了解世界发展新势、具备国际交流技能”为重点内容,通过建设一套培育国际视野的专门教材、落实一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打造一系列国际文化学习交流平台、构建一个培育工程质量考评机制,全力培养学生过硬的能力素质。“红色育人”和“国际视野”两大工程构成了临沂大学“一体两翼”的育人格局,为培养品德高尚、言行文明、技能强劲、素质过硬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地方社会,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立足沂蒙,面向山东,辐射全国”一直是临沂大学的办学宗旨,作为一所新更名的综合性大学,临沂大学更是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当成自己神圣的使命。“要不断提升临沂大学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开辟学校和企业之间多方面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在临沂大学与企业集团联合举办的产学研座谈会上,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30多位一流企业老总临沂大学党委书记丁凤云如是说。
着眼地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临沂大学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并依照“导向科研、导向基层”的原则,重新构建了组织运行体系。“‘两个导向’是指学校在人、财、物、政策等方面,全面向‘科研’和‘二级学院’倾斜,争取科研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鼓励学院独立办学、创新办学。”临沂大学校长韩延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为了提升科研水平,临沂大学在机构全面压缩的情况下,却单独成立了科技处和社科处,同时依托二级学院,设置了9个科研机构,并面向全国招聘专家担任科研机构负责人。为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临沂大学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办法》,对院士开出了“岗位津贴每年2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1000万元,提供别墅住房1套”的优厚条件;对“长江学者”开出的条件为岗位津贴150万元,科研启经经费800万元,提供住房别墅一套。如此丰厚的条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引得人才接踵而来。
结合临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临沂大学再次重拳出击,成立了物流学院、商学院、资源环境研究院、建筑学院、电动汽车学院等二级学院,进一步强化为沂蒙老区服务的本领。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2011年临沂大学获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经费达300万元,并且其中8个立项是立足临沂地方发展实际;12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且获得一项一等奖。徐星教授和郑晓廷教授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提出了“始祖鸟不是鸟类祖先而是恐爪龙类”的论断,引起了全世界古生物研究专家的高度关注。
强化大学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优美校园
临沂大学是临沂社会各类组织中平均受教育最高的群体,也是高层次受教育者最为庞大的群体,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也理所应当成为老区文化与文明的辐射源。为提升临沂大学文化内涵,学校党委提出了“学为贵,和为先,师生为本,事业为重”的工作方针,启动了文明校园创建工程,全面强化了四大环境建设,即廉洁高效的校务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生态美丽的校园环境、和谐诚信的平安环境,并一举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廉洁高效的校务环境是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临沂大学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全面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和廉政勤政建设,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务校务公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为依托,全面深化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师生以全新的作风、崭新的形象、昂扬的状态投入工作和学习。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临沂大学加大了校园“五化”建设力度,加强了学校景点、建筑、道路和公共设施建设;强化了校园秩序建设,彻底根除了校园内“六乱”现象;全方位强化了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处置突发事件预警预案体系,加大了治安巡逻力度,为师生安全构建了“铜墙铁壁”。
文化环境体现学校文化积淀,临沂大学以弘扬沂蒙精神为载体,以实施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开展了系列文化研讨、文体竞赛、文化产品研发、专业文化创新等活动,让师生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诚信是为人之本、发展之根,建设和谐诚信的人文环境,临沂大学以诚信教育为基本,以“党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以文明行为养成为重点,强化诚信教育、诚信管理、诚信服务,大力倡导学术诚信、考试诚信、做事诚信、言行诚信,营造浓厚的校园诚信氛围,提高广大师生诚实守信的自觉意识。
临沂大学更名一年多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提升内涵建设为核心,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主轴,以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和增强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引擎,实现了事业发展的“八新”,即 明确了更名后的新定位、建立了综合性大学的新结构、确立了内涵发展的新导向、构建了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取得了民生建设的新成效、开拓了创新发展的新空间、树立了大学文明的新风尚、展示了临沂大学的新形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江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