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沂的飞速发展和超前的城市规划让老报人感到惊喜。
|
|
参观大众日报创刊地印刷所旧址
|
|
找一找当年的自己
|
|
21日至23日,大众报业集团7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沿着前辈当年的足迹,一步一步踏访大众日报创刊旧址,追寻着70多年前的历史。这也是大众报业集团首次组织老报人赴沂蒙寻根。
寻根活动第一站是云头峪,大众日报的“老家”。作为当年大众日报的印刷所所在地,第一张大众日报就诞生于此,大众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匡亚明长眠于此。1996年12月,匡老逝世时留下遗愿:将自己的部分骨灰安放在云头峪。背靠着高高的锥子崮,匡老骨灰安葬处,没有按当地风俗起坟头,而是栽了一株雪松树苗。如今,挺拔的雪松已枝繁叶茂。英灵哺育,它正在长成一株傲然挺立于风雨中、根脉凛凛的参天大树。怀着无比的崇敬,老报人向匡老墓敬献了花篮,深情、默默地三鞠躬。
沂水王庄,沂蒙山脉中一个偏僻的小山村。73年前,在抗战的烽火硝烟中,红色的大众日报创刊号诞生了。当年,作为山东分局的机关报,大众日报编辑部就设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今天,在山东分局的旧址,专门为大众日报辟出了一间报史展馆。
70多年后的今天,老报人们走进旧址,很快就感触到报纸创刊时的风云际会。今年已70多岁的于冠深老人久久驻足在一幅照片前,回忆着当年获得首届大众新闻奖时的激动与喜悦;几位老大姐指着当年新闻采访用的相机,诉说着当年的艰辛与困苦。
在大众日报前行的脚步中,那一串串闪光的记忆,通过这些珍贵的照片和实物被定格为永恒。“今天寻根的队伍中,无论是否第一次感受这些永恒的画面,都会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生出对这张报纸的传统和精神的追问。”这是所有老报人共同的心声。
当看到新闻大厦“欢迎老报人常回家看看”的滚动字幕时,老报人集体感叹道:“过去到沂水寻根,是历史的渊源;如今,沂蒙晚报和鲁南商报融入到大众报业集团这个大家庭,来临沂,家的感觉更深了!”
如果说过去来临沂是为寻根,此次活动“回家”的韵味更为深远,临沂两报的加入无疑就是促成这次寻根之旅的动力源泉。自战略合作以来,临沂两报新闻宣传导向正确,看点亮点频出,得到了广大读者和临沂市委的高度认同,舆论影响力迅速提升;报纸经营初步形成相对垄断局面,两报发行量倍增,广告收入大幅增长,市场控制力迅速提升;全体员工创先争优、投身改革的热情日益高涨,文化融合日益加速,队伍保障力迅速提升;事业拓展迅速推进,已经初步形成了“两报一刊一中心一网站”的媒体格局,鲁南传媒高地初步崛起。
活动期间,老报人走进临沂两报与年轻记者编辑面对面交流,对临沂两报在短时间内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临沂两报“后生可畏”、“后来居上”!对临沂两报发展,无论从办报理念还是经营思路上都给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王培文: “没想到临沂建设这样神速”
曾经亲手编辑过有关沂蒙精神报道的老报人、原大众报业集团总经理王培文,在此次寻根活动中亲眼目睹了临沂的发展变化,“没想到,临沂的城市建设会这样神速,这或许可以说明沂蒙精神已经被沂蒙人民融入到了对家乡的建设中。”
1986年,王培文作为大众日报农业部的一名普通编辑曾经亲手编辑了对临沂九间棚事迹的报道。这个新时期沂蒙精神的体现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也一直关注着临沂的发展。
距离上次来临沂已有5年的时间,王培文此行对临沂有了最直观的了解,富有远见的城市规划、优美的城市环境让他感到惊讶。他说,临沂这个革命老区已蜕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发展值得很多城市学习和借鉴。“新时期的沂蒙人用战天斗地的精神,让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沂蒙精神最好的传承和体现。”
于冠深: “今日寻故地,心潮浪花翻”
原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齐鲁晚报第一任总编辑于冠深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来到大众日报的创刊地,但每当在陈列馆中看到那张十几年前他领取首届大众新闻奖的照片,都会激动不已,更是现场创作了一首打油诗,抒发心中的情怀。
在大众日报创刊地的陈列馆的参观中,墙上那幅十几年前自己上台领取首届大众新闻奖的照片,让于冠深停下了脚步,几位老同事也凑上前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让于冠深有些激动和感慨。
走出陈列馆后,于冠深当即做了一首打油诗:“大众日报社,根在沂蒙山,今日寻故地,心潮浪花翻”。朴实的话语透露着一位大众老报人对临沂由衷的褒奖。
原大众报业集团信息中心主任、省记协办公室主任王忠烈是第一次来到临沂,他告诉记者,“从事新闻工作这么多年,如果不来一次临沂,将是我一生的遗憾。”
文/片 记者 林伟伟 车明军 |
(责任编辑:李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