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新闻聚焦 >

斜塔非比萨独有 上海、沈阳和四川各有一座(2)

2012-11-05 17:45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在松江博物馆里藏有一本书叫做《干山志》,在这本书中有关于护珠塔的明确记载。这座塔建于宋代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传说为当时横山乡绅许文建

    在松江博物馆里藏有一本书叫做《干山志》,在这本书中有关于护珠塔的明确记载。这座塔建于宋代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传说为当时横山乡绅许文建筹资所建。宋绍兴年间,招抚使周文达奉宋高宗所赐的五色佛舍利珠藏于塔内,时现宝光,故名“护珠塔”。塔高约18.8米,七层八角形,砖木结构。因佛舍利珠的缘故,使得护珠塔远近闻名。

    到了清乾隆53年(公元1788年),天马山圆智寺内演戏祭神,燃放爆竹,火星飞溅到护珠塔塔顶,因而引发火灾,焚烧了它全部的塔心木、塔梯、楼板及塔檐,仅用剩砖砌成的塔身。

    原先供奉御赐的佛舍利珠的塔被烧毁了,不免十分可惜和遗憾,人们对它也失去了兴趣。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砖木结构的护珠塔经历了火灾后,木结构荡然无存,只剩下了砖头,并且砖头与砖头之间的缝隙也显露了出来,这当中,居然存放有元丰朝代的古币。当时的一位百姓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觅得钱币的他回家后竟还来个“一传十,十传百”。护珠塔四周的居民一听有钱,当然一时间趋之若鹜,纷纷来到只剩砖身的护珠塔,拆砖拿钱,致使塔西北角底座逐渐毁坏,形成了一个直径约2米的大窟窿,塔身遂渐渐倾斜。

     

    我仰头相望现在的斜塔,可见塔是七层八面。每层有门,塔瘦小细长,身上长着野苔,显得陈旧破落,沧桑疲惫。而谁知它当年也曾风光无限,却被大火和铜钱伤得体无完肤,风光不在。

    如今的斜塔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虽斜歪歪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但世人被它的顽强、它的铮铮铁骨而叹服。面对困境,它依然斜挺着身躯,以不倒的姿态,迎来一代又一代的游客。斜塔与它的精神,为松江大地,增添了一道不朽的风景。

    1982年,上海市文管部门曾对此塔作过实地勘测,方知已向东南方向倾斜6°51′52″,中心移位达2.27米,因其倾斜程度超过了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真正的“世界第一斜塔”。(责任编辑:周传金)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