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大学频道>轮播图

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成立大会在临沂大学举行

2014年10月13日 16:01:00 作者: 来源:临沂大学
10月12日,由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筹备委员会主办、临沂市中医院和临沂大学药学院承办的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成立大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医药生物技术高级研讨会在临沂大学沂蒙大讲堂一楼报告厅举行。

      10月12日,由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筹备委员会主办、临沂市中医院和临沂大学药学院承办的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成立大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医药生物技术高级研讨会在临沂大学沂蒙大讲堂一楼报告厅举行。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免疫学会理事长姜国胜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研究员、美国MD安德森研究中心教授杨林博士,潍坊医学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研究员胡振波教授,美国SYN-NAT产品公司CTO、美国惠灵顿制药公司项目主管、美国API公司产品开发部主任、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刘晓忠博士;临沂市科协副主席李欣,市中医院院长李凤鸣教授,科协学会部韩成峰部长,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科长李鑫、王平;临沂大学副校长王勇教授,以及临沂市医药行业的专家、学者、教授100余名代表出席大会。

      会议期间,市民政局宣读社团成立批复并监督组织选举;大会审议通过《学会筹备工作报告》、《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章程(草案)》、《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财务管理办法》、《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选举办法》;选举临沂大学药学院院长冯尚彩教授为学会理事长,李凤鸣为常务副理事长,车峰远、马禄兴、刘学键、李世东、李玉英为副理事长,赵振峰为秘书长。另外还选出26名常务理事、78名理事、8名负责人。

      姜国胜致贺词,指出,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的成立是临沂市医药行业的大好事,学会也将成为大有作为的团队。姜国胜希望今后要发挥学会的平台优势,加强协同创新,努力争取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促进医药科技创新;要发挥学会的纽带作用,注重与国家、省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的协调,加强科研、教学、医疗、产业各方面沟通,促进医药行业全面发展;要发挥学会的人才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以科技攻关突破各类立项,促进临床医学转化。

      王勇致欢迎辞,简要介绍了临沂大学以及药学院的基本办学情况,指出,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的成立,是我市医药学界的一件盛事,为全市医药行业协同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也为临沂大学药学院加强与地方科研力量的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王勇希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医药行业产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成为引领地方医药产业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老区经济社会繁荣振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李欣讲话中阐述了成立学会的重要意义,指出,临沂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作为我市医药生物领域内的学术团体,要团结起广大的医药生物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为促进我市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为我市医药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医药生物事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引领我市的医药经济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李欣希望学会在今后工作中要坚持民主办会,充分发挥好理事会的作用;要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和科普活动主阵地作用;创新思路,争取社会职能,激发学会活力,更好地服务会员。

      冯尚彩代表学会作工作表态,表示一定要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术团体,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学会的自身建设,为全市医药生物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胡振波主持研讨会。姜国胜、杨林、胡振波、刘晓忠分别作题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与发展现状》、《CAR-T细胞/CAR-NK细胞治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现状及前景》、《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药物颗粒的微纳化与药物创新》学术报告。

      临沂大学科技处负责人、药学院全体老师参加会议并聆听学术报告。(记者 房霞)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邢猛猛)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