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大学频道>学院新闻

【聚焦转型提升】理学院:聚力内涵发展 打造学院品牌

2016年04月26日 10:50:00 作者: 来源:临沂大学
理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职工以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优化办学环境,加快学院转型提升和协同发展,在学科专业、师资团队、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等方面作了战略部署。严格落实学院党政联系会议制度,强化教授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术学位委员会职责职能,加快推进学院品牌建设。

      理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职工以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优化办学环境,加快学院转型提升和协同发展,在学科专业、师资团队、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等方面作了战略部署。

      一、汇聚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组建高质量、大规模的学术团队一直是理学院学科建设的内在目标。学院现拥有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44人,在职攻读博士11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3人,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依托十一五、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临沂大学学科平台--应用数学,形成了计算数学与图像处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及应用、微分方程及应用、组合与优化、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现代分析及其应用、现代统计方法及应用等7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学院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51项,其中国家级基金27项,项目+论文学院特色效应初显。借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东风,为尽快形成“大师领军地,团队作战”的良好局面,学院将不遗余力地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优化学术环境,让中青年学术骨干快速成长,实现“学术三高”(高水平学术论文、高层次课题立项、高级别奖项)新突破,着力打造省内超一流、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重点学科。

      二、夯实就业工作,做实创新创业教育

      为全面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六五四三”发展思路,学院对教学等常规工作常抓不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导师科研计划,开展创新性学习和社团活动,继续加大创新试验班的培养力度,不断优化学术教育和管理体制改革,学生完成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发表并被SCI收录论文21篇。不断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力度,对学生考研、出国、国家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有针对性进行分类指导,保证高质量就业率。

      三、筹划建设大规模大数据计算中心

      在互联网经济、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纷纷走上历史舞台的大背景下,结合现在兴起的云计算,学院计划在“十三五”期间争取国家、省、市、学校专项建设资金人民币一千万元左右建设大规模数据计算中心。该中心立足临沂、面向全国、服务沂蒙,开展各种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工程仿真等计算业务,力争“十三五”期间建成功能齐全、平台丰富、高效节能、国内先进的高性能计算研究开发中心。同时该中心包含统计实验室,为能够应用到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经济、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提供技术保证,实现更好的社会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该中心的建立将有效的解决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欠缺的短板,把该中心建设成学校亮起来工程之一。

      四、强化学术交流,拓展合作领域

      学院近年来成功主办、承办了第七届应用动力系统最新进展国际会议、第十一届中国矩阵论及其应用国际会议、“2013调和分析国际研讨会、山东省第八届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2015复杂系统和复杂网络理论及应用前沿论坛等高端会议17个,外聘学术领军人物、教学名师来院讲学、作报告达千余场次,教授、博士定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300余人次,国内外访学教师达20人。在“十三五”期间,学院继续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策略,促进学院转型提升,加快教学科研国际融合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学院在兄弟院校的知名度。

      五、强化专业建设,新上紧缺专业

      以国家级特色专业、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基础,不断优化物理学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做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分析,做好新上专业的可行性分析、专业定位、师资积淀、人才培养方案,力争明年达到新上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要求。

      六、抓好党建工作,做好制度保障

    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通过“两学一做”、“献礼建党95周年”等活动,凝心聚力,不断增强师生的生机与活力。严格落实学院党政联系会议制度,强化教授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术学位委员会职责职能,加快推进学院品牌建设。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高宏)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