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蒙情》在莒南县大店镇演出(资料图片)。
|
|
一部电视剧《沂蒙》让临沂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如今,已经在全市巡演65场的现代柳琴戏《沂蒙情》,让临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文化大餐”的同时,还将被打造为文化精品,再次代表临沂文化走向全国。
戏台搭在家门口,观众看得更入迷
沂南岸堤镇、河东汤头街道、兰山曹王庄小区……从去年10月10日,现代柳琴戏《沂蒙情》在蒙山沂水大剧院首演后,全市各个县区的农村都响起了“拉魂唱腔”。
不仅剧院里内座无虚席,在农村的戏台下,观众也是坐了个满满当当,没有座位的就蹲着,蹲累了就索性坐在地上,离舞台远的三轮车也成了看戏的“制高点”。
《沂蒙情》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沂蒙山下一家人两代红嫂舍小家顾大家、拥军支前的故事。三个女人,一个家庭,通过“山杏等郎”的这条主线来贯穿整个故事。
“山杏与公鸡拜堂”、“大嫂接阵亡通知”、“山杏换嫁衣等丈夫归来”等剧情更是深深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26日,67岁的老戏迷刘元文已经看过两遍《沂蒙情》,他告诉记者:“这部戏已不是当年的柳琴戏,而是融入了很多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演员们的唱腔和表演直击人心,让人仿佛跟随着剧情回到了战争年代。”
临沂市柳琴剧团副会长、书记宋兆连说,现代柳琴戏《沂蒙情》不仅表现形式更加通俗易懂,同时,故事本身发生在临沂本地,观众更有认同感。“因此,不仅老年戏迷喜欢,很多年轻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柳琴戏,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现场看表演,觉得感染力更强,不由自主地和演员一起笑,一起掉眼泪。”社区居民张女士说。
备战十艺节,打造精品走向全国
2008年,临沂市柳琴剧团演出的新编柳琴戏《王祥卧鱼》被文化部调到北京参加“迎奥运”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剧目展演,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也增强了剧团继续做好柳琴戏剧目创作的信心。
2009年,临沂市委宣传部、文广新局多次调度动员,决定柳琴剧团把选题的重点放在了红色题材上。《沂蒙情》创作历时两年,于2011年8月份开始进入全面排练,当年10月10日在蒙山沂水大剧院首演。这是临沂继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首部红色文化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之后,推出的又一红色题材力作。
目前,现代柳琴戏《沂蒙情》已经在全市各个县区巡演65场,先后多次邀请国内专家召开座谈会,并在巡演中不断改进和提升。宋兆连介绍,党的十八大前夕,文化部将组织全国优秀剧目进京进行展演,目前,临沂柳琴剧团已经提出了申请。
“我们不停地修改提升,目的就是要参加明年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宋兆连说,无论能否得奖,都希望《沂蒙情》通过十艺节这个平台走得更远,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打造临沂特色的文化精品。
本报记者 王逸群
□相关链接 《蒙山沂水》 累计演出270余场
上半年,临沂进一步加大对《沂蒙情》的提升力度,组织进行了全市巡演。修改提升了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并于五一开始新演季,已演出20场,累计演出270余场。现代柳琴戏《桃花湾》写出了剧本初稿,召开了剧本研讨会,正组织进一步修改。小戏《凤落梧桐》、舞蹈《送哥当兵》、《拉大耙》正在进一步地加工提高,积极备战十艺节。
此外,临沂积极开展送文化、电影下乡活动,已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259次,截至5月份,完成送电影下乡34830场次,累计观众9135581人次。 |
(责任编辑:李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