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临沂四德榜样评选收官 10位好人成四德榜样

2015年02月10日 08:25:00 作者:刘遥 来源:大众网-鲁南商报
寻访身边好人,发现身边感动,备受关注的“兰陵王杯”临沂市四德榜样评选活动日前落下帷幕。经过市民推荐、网友投票和评委会评议等环节,文德云等10位身边好人获得临沂市“四德榜样”荣誉称号。

      寻访身边好人,发现身边感动,备受关注的“兰陵王杯”临沂市四德榜样评选活动日前落下帷幕。经过市民推荐、网友投票和评委会评议等环节,文德云等10位身边好人获得临沂市“四德榜样”荣誉称号。

      此次评选活动由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四德办和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鲁南商报承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筑临沂道德高地,全面推动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

      自去年6月活动启动以来,就受到市民读者积极响应,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树立文明新风、争当四德榜样的热潮,很多市民来信、来电、发送电子邮件推荐身边的四德榜样。

      经过社会、单位和个人推荐,共有33位市民被推荐为“四德榜样”候选人。经过短信、电话、网络投票和评委会评议,最终推选出10名“四德榜样”。他们分别是6123号文德云,6114号刘思连夫妇,6129号张道明,6122号王明照,6109号林建钦,6118号戚强,6104号郭英学,6116号孟凡荣,6120号王贝贝和6102号曾庆洪。

      在被推选出的“四德榜样”中,有以“爱”为核心,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奉献社会的爱德榜样;有以“诚”为核心,忠诚事业,诚实劳动,诚信待人的诚德榜样;也有以“孝”为核心,孝敬老人,和睦邻里的孝德榜样;以及以“贤”为核心,贤达高尚,豁达宽容,修身感恩的仁德榜样。鲁南商报曾开辟“寻访身边四德榜样”栏目,派出报道团队采访他们的感人事迹并进行大篇幅报道。

      “四德榜样”事迹展示(排名不分先后)

      ◎6123号文德云:

      照顾高位截瘫丈夫14年

      蒙阴县野店镇朝阳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文德云不过是村里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14年来,因照顾高位截瘫的丈夫,她的事迹在当地传为美谈。面对多病的公公婆婆和瘫痪在床无法活动的丈夫,文德云用勤劳、善良和坚强,支撑起整个家,几次将丈夫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6114号刘思连夫妇:

      30年如一日为村民放影2万场

      每逢傍晚,村民们忙完农活回家休息时,郯城县杨集镇农民电影放映员刘思连、谢印红夫妇却刚开始忙活,用电影给当地村民带来无限欢乐。30多年如一日,夫妻俩奔波在全镇64个自然村,行程超过10万多公里,放映电影达2万多场次。

      ◎6129号张道明:

      受人滴水报以涌泉

      张道明出生于平邑山区一个普通农家,艰难的童年让他难以忘怀,但众人纷纷伸出援手的场景更令他记忆犹新,让他从小就萌发了帮助别人的愿望。从针灸推拿医师,到组建“爱心推拿队”;从第一次献血,到如今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8岁的张道明已经完成了很多人做不到的善事。

      ◎6122号王明照

      医者仁心 一医一例总关情

      出生农村的王明照,自幼亲眼目睹农村缺医少药的情景,从中学时期他就立志学医救人。接触“直肠滴入”新兴领域后,2009年,王明照到北京高等医药学校进修,自此他把从事小儿疾病医疗的丰富实践和“直肠滴入”理论以及中医药特长三者融汇贯通起来。几年来,他对患者的困难感同身受,他开展义诊和对困难患者不收费、少收费的支出达30多万元。

      ◎6109号林建钦:

      扶贫助学慈善捐款超200万

      林建钦,山东亿辰(投资)集团董事长,多年来他带领山东亿辰(投资)集团履行社会责任,汶川地震、慈善助学,为白血病患者捐款、为见义勇为者捐款……几年来用于扶贫助学、新农村建设等慈善捐款超过200万元。他先后被评选为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市慈善之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爱团副团长,获全市资助困难家庭高考新生突出贡献奖。

      ◎6118号戚强:

      15年累计志愿服务1.2万小时

      献血、捐款、捐造血干细胞,对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也伸出援手,戚强做好事上瘾。2000年,他从部队转业后回老家沂水工作,脱下军装仍不失本色,把满腔热忱投入到公益事业中,15年来,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12000多个小时。他是“全省优秀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四星奖”,也是“临沂市最美志愿者”。

      ◎6104号郭英学:

      八旬老人义务行医六十载

      郭英学,1935年生于郯城县李庄镇后陈埠村,自幼没有兄弟姐妹,由于家庭贫困没上过学,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养家糊口,9岁时跟着舅舅学习针灸。现年79岁的郭英学已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人们尊敬他、称赞他,不仅因为他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被称为最早的“赤脚医生”,为饱受疾病之苦的村民及时治疗,更是因为他用精湛的医术为村民义务行医长达60年之久。

      ◎6116号孟凡荣:

      “送走”公爹老母又去照顾父亲

      2002年,父亲因脑溢血出血面积过大,术后成为“植物人”;2006年,母亲积劳成疾,确诊为肺癌晚期;2012年,公公也被查出晚期肺癌。12年间,孟凡荣先后照顾三位老人,送走母亲和公公后,仍在精心照料卧床瘫痪的父亲,孝心感天动地。

      ◎6120号王贝贝:

      带着妈妈去上学

      王贝贝家在费县石井镇农村,9岁时,爸爸撒手人寰,剩下娘俩儿相依为命。去年春节,妈妈被诊断为肺纤维化,必须卧床吸氧。正在读高三的她,每天早晨5点半出门上早自习,晚上9点45分下晚自习,既要做三餐和家务,又要复习功课,王贝贝决心考上大学了也把妈妈一起带去。

      ◎6102号曾庆洪:

      一家三代筑起一座爱心桥

      在平邑县临涧镇艾曲村东头有座小桥,连着田间,兼备防洪功能。“有了这座桥,去村东田间劳作不用绕路,不怕洪水了,拖拉机等一下就能开到田间很方便,多亏了好人曾庆洪啊。”村民们都这么说。这座桥,就是倾注了曾家三代人心血的爱心桥。(记者 刘遥 整理)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王目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