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新闻>热点

人工天河红旗渠启动申遗 被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2016年02月22日 09:21:00 作者: 来源:北京晚报
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是50余年前,河南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河水到林州的水利工程。据红旗渠申遗第一建议人、安阳市政协常委赵河铭介绍,红旗渠最大的危机在于水源,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水源就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是50余年前,河南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河水到林州的水利工程。近日,河南当地酝酿将红旗渠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60年代,面对“旱魃为虐”的生存环境,河南林县(现为林州市)30万干部及群众选择“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太行山巅,用勤劳的双手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1696.2万立方米,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之渠”和“幸福渠”,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红旗渠申遗第一建议人、安阳市政协常委赵河铭介绍,红旗渠最大的危机在于水源,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水源就是一个致命的威胁。因为漳河水对红旗渠的供水越来越少,导致的水源争端不断,付出的代价也比较沉重。

      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安阳官方的计划是以红旗渠总干渠为申报保护范围,从渠首到分水岭站全长70公里。多年前,民间就有红旗渠申遗的声音,去年借助红旗渠通水50周年的机会,林州市召开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动员大会,这标志着酝酿多年的红旗渠申遗工作正式启动,由民间转至官方层面。林州目前已经成立了一个红旗渠申遗专门机构,各项工作也在加快推进,清华大学建设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已经加紧对红旗渠文物保护的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工作。

      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方面有望更好地保护红旗渠,进一步提升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及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据央广 《大河报》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张婷婷)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