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3点左右,一位40多岁、身高约165厘米的女士,走进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7万元。
这位女士是宁波市慈善总会的“常客”,但她从未透露自己的姓名、职业、家庭住址等信息。昨天,她在捐款登记簿上写下了“无名氏”三个字。
据统计,自2011年5月至2014年11月,这位女士先后7次捐款,每次捐款少则5万元,多则9万元,累计45万元。
“无名氏”又来捐款了
宁波市慈善总会邵会计回忆,这位女士第一次来捐款是2011年5月份的一天,当时捐了9万元,捐款用途是想给困难的人一些帮助。
邵会计说,“没想到,她成了我们这里的常客”。
昨天,这位女士又来了,这已经是她第七次来捐款。
邵会计给记者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女士短头发,穿着一条红黑格子连衣裙,一双粗跟皮鞋,跟不太高,手挽着一个方形皮质包包,干净利落。
进门后,她从包包里掏出一个装得鼓鼓的塑料袋,是工商银行的袋子。然后,她从袋子里拿出叠得整整齐齐的七沓钱,全是100元的钞票。
随后,她又拿过捐款登记簿,在捐款人一栏写下了“无名氏”三个字。邵会计打完电话,开了票据,递给她。她接过来,转身就走了。全程几乎都没说话。
“每次来捐款都这样,几乎不说话。”邵会计说。
她4年7次捐款45万元
宁波市慈善总会宣传部部长蔡怀书告诉记者,这位女士看起来非常有气质,穿戴很端正,会讲宁波话,应该是宁波本地人。“我试图想获取一些她的信息,比如侧面问她,家里离我们这里是不是很近,做什么工作等,可每次都被她用笑容挡回去了。她只是笑笑,啥也不说。”
蔡怀书说,“这位女士总是这样的表情,我们知道她是做好事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们尊重她的意见,所以后来也不好意思再去问她了。”
昨天,宁波市慈善总会列出了这位女士的捐款明细:2011年5月,9万;12月,9万;2012年5月,5万元;12月,5万元;2013年5月,5万;2014年1月,5万元;11月,7万。先后7次捐款,累计45万元。
新闻背景
隐名捐款成宁波慈善新风尚
近年来,隐名捐款已成为宁波慈善新风尚,比如宁波人耳熟能详的“顺其自然”。还有一些隐名捐款者不为大家所知,比如有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除了知道他姓袁,其他什么信息都没有。从2009年1月起,他坚持每月到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3000元,至2014年11月累计捐款23.35万元。一位署名“普通人”的爱心人士,从2008年12月起,坚持每月通过邮局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少则200元,多则1000元,从未间断,至2014年10月累计捐款1.846万元。
也有一些实名捐款者,但他们都很低调。比如在上海创业的80后青年曹渊,从2006年9月起,坚持通过银行向江东区慈善总会捐款,从起初每季度捐到每两个月捐,再到2008年1月起“月月捐”,每月捐款额度从10000元逐年增加到21000元,至2014年10月累计捐款142.2万元。对此,曹渊从不张扬,媒体想采访他,每次都被婉言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