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老林家的三顿年夜饭

2018-02-17 08:3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林鹏
play
" />
 

编者按: 

  2018年是大众网连续第九年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2月9日起,大众网临沂站在全平台同步开启“俯身基层感悟温暖—2018年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在年味中寻找新闻的味道,在行走中感受基层的变迁与脉动,以生动鲜活的形式,记录新时代下最基层、最一线、最真实的故事,写出一批有泥土味、接地气的新闻,还原沂蒙大地多姿多彩的幸福和感动。 

  我们将通过图文、短视频等融媒体报道方式,在大众网、大众网临沂站、大众论坛、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临沂大众网新浪官方微博、临沂大众网官方微信全平台推出报道。期待您的关注!   

  新春走基层:老林家的三顿年夜饭 

  时间:2018215 

  地点:沂南县依汶镇大梨峪村 

  记者:林鹏 

  年夜饭,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多种情结。很多情感、记忆,常常化为舌尖上的酸甜苦辣。又由这些酸甜苦辣,重新唤起记忆、情感。一年到头的这顿年夜饭,似乎是这些的总和。 

  年夜饭,又是一个标志,体现着时代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变迁。 

  从古至今,平时即使条件再苦,人们都想在除夕这天将最丰盛的佳肴摆上餐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年夜饭是家庭生活水平的“晴雨表”。 

  除夕这天,大众网记者通过在沂南县一户村民置办年夜饭时的所见所闻,感受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 

  ——题记 

  215日下午2点多钟,沂南县依汶镇大梨峪村。村民林传信刚刚和儿子贴完春联。此时,妻子老臧正忙着在炉子上翻炒菜肴,准备为家人烹制可口的年夜饭。没多久,黄花鱼浓郁的香气便扑面而来。

 

   “嗬!真香啊,这鱼炖的,肯定好吃!”儿子贴完春联,此时已饿的肚子“打鼓”,拿起筷子就要夹鱼肉,往嘴里塞。 

  “先别动,等会菜都做好了,大家一起吃大人还没吃呢,你着什么急!”老臧一把夺过筷子。 

  虽然制止了儿子,不过儿子赞美厨艺的话,让老臧乐开了花。“真饿了,你就用开水烫几个萝卜丸子,垫垫肚子。” 

  “不想吃,那玩意早就吃腻了!”儿子对那条黄花鱼“情有独钟”。 

  “嘿,现在孩子真是挑食啊!”坐在一旁的老林,看着儿子“顶撞”妻子,面露不悦,“我看你还是不饿。真要饿了,自家花生油炸的丸子不愿吃?几十年前过个年,我想吃丸子都没有!” 

  经常通过忆苦来“说教”孩子的老林,打开话匣子,准备给儿子上“思想课”。 

  “行了,不用说了。你上下牙一碰,我就知道你想说啥!”自幼不服老爸说教的儿子,准备直接打断。“我就不信了,那时候还能有多穷?” 

  “你这孩子,就知道犟嘴!听你爸把话说完!”在一旁的老臧感到丈夫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不自觉地站在了丈夫一边。 

  老两口临时结成“同盟”,老林底气十足,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说教”。 

  1978年,老林23岁,兄弟姊妹六个,都未成家。 

  “那个时候,吃东西别说挑挑拣拣了,想吃饱都不易。住宿就更甭提了,我就在简易棚子里住了多年。只有一条小薄被子,冬天那个冷!” 

  “至于年夜饭,吃啥?简单的很。把大油和白菜放在一起,炖一大锅,俺们八口人吃。”虽然过去了四十年,老林仿佛依旧在回味那顿“人间美味”。 

  “我记得1978年那时候,已经能吃上面粉了,但是不常吃。没有磨面坊,只能用老式石磨将小麦磨成面粉,包水饺大年初一吃。不过,平时吃饭还是以地瓜面做的煎饼和窝窝头为主。”老臧接过话茬,算是“补充”。 

  “俺家那时候日子过得比你家强,你家还欠口粮钱。”老臧开起了丈夫的玩笑,似乎为当年嫁给穷人家“耿耿于怀”。 

  “大过年的,年夜饭只吃个白菜?”儿子对这样的年夜饭充满了好奇和不解。 

  “日子越过越好,后来的年夜饭最起码四个菜。炒个芹菜,放点猪肉,炸点耦合,炖点丸子,那就算很不错啦!咱还能买点甜酒,你想想变化多大。”其实,最令老林骄傲的事,是1998年,家里添了个大件:买了台17吋黑白电视机。“能看春晚了!”老林嗓门提高了八度。 

  说着说着,八个菜就摆上了餐桌。记者一瞅,西红柿炒鸡蛋、炒芹菜、炒蒜苗……除了那条黄花鱼算是硬菜,大多数是青菜,偶尔夹杂着一些肉丝。“俺们常看养生节目,知道常吃大鱼大肉容易引起‘三高’,不敢吃太油腻的东西。”老臧说。 

  “一晃四十年工夫,变化真大啊!以前是吃不饱、吃不好,现在更注重养生,油腻东西不敢吃。”对于今天的日子,今年63岁的老林直呼“不敢想”。 

  “要是再过20年,老百姓生活具体会变成啥样,咱不敢想!但是有一点敢肯定,绝对更上一层楼!”老林信心满满地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艳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