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法庭:“马团长”提速记!

2016-10-10 10:5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林鹏 刘元迪 王硕

马勇(右一)在办案中

  大众网临沂922日讯(记者 林鹏 见习记者 刘元迪 通讯员 王硕)马勇是兰山区人民法院兰山法庭副庭长。曾经,面对收案数量持续上升、审执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法官+书记员”的传统模式使得马勇常有“捉襟见肘”的感慨。今年7月份,兰山人民法院推开审判执行团队改革,新增的法官助理为马勇卸下不少“小包袱”,让“马团长”能够用更多精力专攻“繁案”,实现了“1+23”的效果。

  2001年,马勇来到兰山区人民法院工作。多年来,案多人少的局面,让马勇在处理事务性工作上上耗费了巨大精力。谈起今昔工作状态对比,马勇唏嘘不已。他说,以前实行“1+1”模式,需要亲自将传票、应诉通知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简易案子也会耗费很长的时间,最早也得15以后才能开庭。马勇告诉大众网记者,如果送达不出去,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被告下落,案子往往一拖再拖。

  每天上班,马勇一般7点就到单位。“开庭多,案子类型各异法律关系复杂”马勇说,虽然周末能双休,但是将电脑带回家写判决书是常有的事。“5+2”、“白+黑”是马勇参加工作之后的常态。虽不硬性要求加班,但马勇和他的同事还是会在周末主动来到单位。案子多、任务重,马勇养成了不午休的习惯,他觉得中午时间宝贵,利用午休时间写判决书成了工作常态。

  今年7,兰山区人民法院启动审判执行团队模式改革马勇自己也带了一个审判团队,使多了个绰号:“马团长”。现在实行的“1+2”模式,即审判团队以“主审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模式为基本模型,主审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对所承办案件负全部责任;法官助理主要负责与审判业务相关的辅助性审判工作;书记员开展日常事务性工作。同时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和庭前会议制度,保障团队高效优质运转。这种机制将马勇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马团长”带着团队一个劲的朝前奔跑。

  如今,简单的案子可以在庭前会议中直接由法官助理予以调解。按照简易程序,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经法官助理主持,不用15天的答辩期限即可开庭,往往2-3天就能宣判,有时甚至当庭就能领到判决书。复杂的案子让法官助理组织当事双方到庭开展庭前会议,围绕事实将分歧争议等焦点固定下来,到法院开庭时,有的放矢地对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马勇以人身伤害的案子为例,向大众网记者讲述了团队带来的面貌改善 。人身伤害案件往往涉及到伤残等级的鉴定,等到庭审时被告发现原告单方面委托鉴定,往往会要求重新鉴定,这样庭审常被打断。“如此一来,往往几个月过去,事情还没解决。”组建审判团队之后,庭前会议时如果双方对鉴定结果有异议,法官助理会建议双方选择都认可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在庭前就把鉴定的事情搞好,能够省去很多时间。  

  审判团队的组建,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以前平均每天可以结案2个左右,现在能达到3-4个,效率提高了近一倍。最近两个月,马勇已结案159件,他满怀信心地说,“虽然依旧很忙碌,但是团队运行却更顺畅了,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让我这匹老马驶向了快车道!”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