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
正值夏末,每天车子在莽莽苍苍的沂蒙山腹地的柏油路上行驶着,路两边的农作物疯狂地生长着,天空初露秋高气爽的景象,白云朵朵,闲散地漂浮在蓝天上。
望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绿色山峦,眼睛里不知不觉又裹上了一层泪水。前不久,母亲就安葬在这座座群山绿岭下,看着家乡的方向,心头忽然有了些许安慰,母亲回来了,回到了家乡,长眠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母亲会永远陪着我。
母亲一生谨小慎微,大话都不说一回。她常教导我们说:“驴子大了值钱,人大了可不值钱。”言之意下就是做人不要骄傲自大,见了认识的人主动打招呼,别摆架子。这点我从来没有过,每每见了人家,还总是感觉不如人家好。更别说“摆架子”了。父母只有兄长和我两个孩子,兄长在省内一所大学任干部,虽然职位不高,但也遵循着母亲的教诲,对人真诚友善,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样子。我想这也与母亲的谆谆教诲不无关系。
记得小时候,每当与母亲走在村子里的大街上,母亲总会让我与人主动打招呼。后来我成家有了女儿后,母亲帮我带大孩子,在女儿小时候,母亲同样也是如此教育她:从小要有礼貌。如今,我女儿出门见到认识的人总是热情问好。这一点我觉得女儿做得很好。看看朋友或者熟人家的孩子老大不小了,见了人却不主动说话。每当这个时候,孩子的家长总是很尴尬“这么大的孩子了,不知道打招呼”。我在庆幸女儿得到这方面教育的同时,也从内心深深感谢母亲。这样美好的家风却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送给我们终生的礼物。我想我会好好珍藏,直到永远。
母亲一生都遵老爱幼,这点我从小耳闻目睹过。小时候我们在祖父母面前一定是要毕恭毕敬的,否则会受到母亲的训斥。所以祖父母对我和兄长甚是喜爱。我十三岁那年,做了一次大手术,卧床一年多,我的祖父几乎每天都去我家看我,那时祖父年龄也大了,而且还要走上二三里地,但是他却风雨无阻。每看到我平直地躺在那里,他总要叹气一阵子,是的,他很心疼,如果不是有病,那个年纪正是活蹦乱跳的时候。祖父话不多,很威严的一个人,甚至连叔父姑母他们都怕他,但老人却从未对我和兄长疾言厉色过。
祖父每次来我家看我,母亲都要挽留他吃了饭再走。大多时候,祖父不愿意麻烦母亲。也有时会留下来吃饭,这个时候的母亲就洗手和面,烙油饼,炒菜,虽然那时的农村不富裕,但母亲总是想尽办法做得可口一点,母亲常说,你爷爷喜欢吃面饭,咱就给他烙油饼吃。因为母亲知道奶奶经常给祖父烙油饼。
祖父从我家回去时,我母亲总会送他一大段路,她说,老人年龄大了,多送一段路,心里放心。这事已经过去多年了,往事却历历在目,好象都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一样。如今,祖父、母亲都已故去,我唯有以泪洗面,但愿我那先行的亲人们在那个世界里能够安然……
母亲十分喜爱小孩子,她不仅对自己家的孩子如此,对他人的孩子也是出于真心的疼爱。就在今年三月份,我们把父母从外地兄长家接回来,当时不知道母亲已出现心衰,我看到母亲步履维艰的样子还以为是她坐车累了。当我们都陪父亲到医院做高血压常规检查时,才在医生的提醒下给母亲做了检查,这时发现母亲已出现很严重的心衰。母亲一辈子谨小慎微,连大话都不敢说一句的人,此时已经是岌岌可危。
那天,我陪母亲去做检查,有一个七八岁样子的孩子也等着做检查,当轮到这孩子时他却又大哭大闹,死活不愿进去,说是害怕,无论他的家人怎样说好话,这孩子就是坐在那里不起来。正在排队的母亲见状上前安慰他,只见母亲拍着那孩子的肩膀,轻言细语地说着,那样子是真心地在替孩子担心。后来我对母亲说,您自己都不好受还替人家担心。母亲说,我真为那孩子担心,你没看到他的家人急得也不得了。我知道母亲总是替别人着想。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给母亲办了住院手续,母亲开始了漫长的治疗。尤其那瓶治疗心脏的药物,要滴四个小时以上,再加上其它的药,几乎要打一整天的针。就这样,母亲打了十六天的针,在医院住了十六天。这期间父亲也打了十六天的针。因为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我身体残疾,并且自己也一直在服药。所以每当父母生病,我真的是力不从心,尽管如此,我还是尽最大努力去做。我却不知道,这次却是母亲在老家最后的治疗。
出院之后,在母亲的提议下,在我们这里又多住了一周。原本我是想让他们在这里多住些时日的,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她和父亲还是决定要早些日子回去。记得母亲和父亲住在我家的那些天里,母亲看上去很眷恋我似的。在家里,我走到哪里,她几乎都在我身边。有一天傍晚,吃过晚饭,我觉得累,便躺在床上休息,这时母亲走了进来,也躺在我旁边,当时我还让她枕上枕头,她躺在一边,摇摇头,表示不用。过了会儿,她跟我说:“法秀,要是到了我不好的那天,你不要难过,人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娘,没事的。医生说了,只要坚持好好吃药不会有事的。”当时听到母亲说这话时,我还以为她是知道了自己心脏出现了问题,心里面害怕呢。也就没有当回事。因为医生告诉过我们,母亲虽然出现了心脏问题,但是并没有那么严重。打打针,吃着药不会有事的。
“我知道,我不担心。”母亲还这样回答。
有谁知道母亲的那颗水晶心已到了要支离破碎的边缘!两三个月后,母亲与世长辞!当她真的离开了我们后,重新回味她老人家的话,我真的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母亲不想让我太难过。可是我从此再也见不到母亲了!
这一生一世,直到我也会老去的那一天!母亲的善良品行将会是我永远的榜样。母亲是在睡梦中悄然离世的,我想,这与她终生的修行是息息相关的。
母亲的善良品德感染着与她相识的甚至不相识的人。三四十年前,母亲在田地里干活,这时一个妇女哭哭啼啼的从田地边的路上走过,母亲上前叫住了她,让她坐下来休息,问她如何这般伤心?这位妇女告诉母亲,自己与丈夫打架,要回娘家去。母亲问清缘由,便让她去了我们家,那时的人们心纯如镜,她真的跟我母亲到了我家。那时,物质条件困乏,母亲就用韭菜炒了个鸡蛋卷煎饼给她吃,待她吃完饭后,母亲陪同她走了二十多里路把她送回了婆家。这是我记忆中很模糊的一件事了。长大后,同母亲聊过这件事,从母亲那里我才知道那位妇女的婆家在我外祖母家附近的村子里,而她的娘家在我们村子南边。要知道,母亲送她回婆家得走二十多里路,再走回来,这一来一去不就是四五十里路吗!
后来,我跟母亲说,一个不认识的人,您来来回回要为她走四五十里路,您真行!母亲说,咱不是怕她在路上想不开嘛,把人送到家咱也就放心了。面对母亲朴实无华的回答,我什么也说不出来。
每天,我都要乘车行驶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去上班,每天我都朝老家的方向努力望去。晴朗的日子里,我会清晰的看到我们村后的青山,就在这座青山绿水之间,我母亲长眠在这里。晨昏暮晓,母亲与这片土地同在,直到永远……。如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她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初读这篇文章时,我还没有太多感受,当现在面对母亲的突然故去,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这平淡的文字下的深刻涵义,是的,“不必追”。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终究有一天,我们也会离去,这种伤感每个人都将体会到……,如我母亲教导过我的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天,依旧蔚蓝;草,依旧葱绿;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一切还是那个样子,世界不会因为少了谁而改变什么,改变的是我们的心境,每看到行走在路上的看似母女俩时,我会想,如果是我走在母亲身边,我的心里该是多么温暖与踏实!可惜了,今生不会再与母亲同行了!
我只有把悲伤藏纳于胸中,继续前行中,谨记母亲的教导,将母亲的善良品行传承下去。(作者 李法秀)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