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今年44岁,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陈林村人。通过服装加工点的发展,带动了本村和周边村的经济发展,使得农村妇女可有根据自己的一技之长摆脱贫困,实现自王萍的人生价值。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王萍一定会高举“青春创业”的旗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家乡的发...[详细]
有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业务基础,2006年张孝昌创立了临沭县统一汽车修理厂,那时想,终于熬出头了,有了他自己的事业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先后创办了山东统一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临沭县统一货运有限公司、临沭县统一校车服务有限公司等,使企业实力不断壮大。[详细]
2016年,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王洋来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担任大学生村官。在村官群体、爱心企业和临沭第一书记大组的帮助下,两周内销售芹菜3万斤,解决了大棚种植户的燃眉之急,王洋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芹菜西施”。[详细]
十几年前,于学艳因为爱情与丈夫莫宗伟喜结连理,嫁入了临沂市莒南县临港产业园莫家龙头村。2009年8月31日,于学艳注册了临沂丰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发展成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西瓜网袋、西瓜网兜于一体的企业。[详细]
提到“沂蒙六姐妹”,很多人就联想到战争年代为了革命胜利作出巨大奉献的临沂女性们。”3月1日,在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临沂市临港区坪上镇安琪儿幼儿园的创办人林西臻来到徐家老窝村,走访看望12岁的困难儿童王涵。[详细]
她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扶贫救困为己任,主动投身到反贫困斗争最后决战中来。”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临沂市沂水慧阳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淑云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扶贫车间工人们月平均收入都超过了2000元,最多的每月能拿3600多元,贫困群...[详细]
“刘加芹可是个好人啊,白手起家创建服饰加工厂,脱贫致富后还帮助了周边不少贫困户、残疾人就业脱贫。凯凯服饰就业扶贫车间目前拥有40多名职工,其中残疾人20多名,带动了周边5个村庄的贫困人口在车间就业,很多贫困家庭劳动力通过在车间工作实现了就业脱贫。[详细]
前些年,为了摆脱贫困,她养了近两百头猪和羊,种了20亩果园;如今,她另寻出路,靠着电商卖农产品,竟然累计销售达600多万元,还带动身边一帮人一起脱贫。她就是被人称为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的牛庆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