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7月13日讯(记者 尤乔)今年38岁的曹鹏从普通的急救电话接警员到如今的临沂市120急救中心调度科副科长,一转眼已经在急救岗位上默默奉献了10多年。2008年曹鹏参与了临沂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筹建并工作至今,他说,急救指挥调度并非是所谓的轻松接个电话,它是院前急救集结号,是病人生命能够延续的桥梁,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作为我省覆盖面积最广,服务人口最多的市级120急救指挥中心,每天平均接听呼救电话2000余次,实际派车400余次。如此强度的工作中,怎样用最短的时间让急救站点医务人员快速到达病人身边,就需要保证每个呼救电话的受理都能做到高质高效。指挥调度人员不仅需要将全市所有急救站点的地理位置、优势专业科室、医疗资源的设备配置进行总结,还要对各医疗急救站点的特点和能力做到了然于心。
俗话说:业精于勤。接线员的工作看似简单,但要快速、熟练、准确地调度急救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接到报警后,调度员要立刻做出反应,明确伤员患者所在的位置,属于哪个片区管辖,然后才能及时准确地下达指令,这是作为调度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曹鹏说,平日里,为了尽快准确地定位事发地,他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带上地图,骑着自行车实地勘察,尤其是一些重要标志性建筑或各辖区交接的地块,哪条路上有什么特征,甚至细到路上的一家饭店、宾馆、理发店等,他都一一标注到地图上。
工作多年,曹鹏在“时间就是生命”的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中,一直都坚持分秒必争,他知道节省一秒的时间就意味着多了一分生的希望,为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作为科室负责人,曹鹏认为,急救调度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是一个需要密切配合的团队。作为带班组长,他要求自己既要带头做到最好,更要抽出时间带好年轻同事。
日常工作中,他除了做好科室的行政工作以外,还经常将自己的经验传教给科室新职工。曹鹏坦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加强团结协作精神才能提高整体的凝聚力,例如在调度过程中若遇到不同或相同呼救电话对同一事故进行催车时,调度员做到团结、协作,可避免同一事发地点重复派车现象。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这样才能体现出集体的力量。
加强团队协作精神,才能提高整体的凝聚力。他一直倡导同事之间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监督。本着这一工作理念,曹鹏多年来工作服从大局,切实尽心、尽力地干好各项工作,为中心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调度科既严格管理,又和谐紧密,真正做到高效率,零差错,多年来无差错事故。
生活中的曹鹏是各位年轻职工贴心的老大哥,他时刻关心年轻人的工作生活,经常和科室里的各位兄弟姐妹聊天沟通,打成一片,曹鹏告诉大众网记者,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年轻人在工作中的困惑还有生活中的困难,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她们给予应有的帮助,帮助她们解决后顾之忧,能够真正安心地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