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第一张《大众日报》,正是从这两间茅草房中诞生,成为鼓舞士气的重要阵地
在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走过水泥小径,推开一扇小木门,一家旧式小庭院中两间茅草屋矗立,堂屋向南,东屋紧挨着堂屋。小院里,上百年的石榴树静静地站立在东屋西侧,老磨盘则靠近堂屋,向来访者诉说着《大众日报》在此印刷出版的峥嵘岁月。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山东被摆在了全国敌后战场重点发展的中心位置。“派兵去山东!”毛泽东挥动扭动乾坤的大手,豪迈地发出指示。12月,根据中央决定,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
山东分局的建立,决定了有必要创办一张党报,鼓舞带动全山东人民的抗日斗争。而《大众日报》,就在这历史性的节点应运而生。
对于《大众日报》在云头峪村的那段经历,老房东刘茂菊的儿媳狄元梅大体能够讲述。
狄元梅说,1938年冬,《大众日报》入驻云头峪。费尽周折找来人员和设备,还需要可靠安全的印刷地点。经过反复斟酌,云头峪村成了首选。这里深藏在群崮之中,便于随时应付鬼子扫荡。而印刷所,就设在峪底村民刘茂菊家中。当时,只有22岁的刘茂菊,刚刚嫁到云头峪村牛家。得知办报是为了宣传抗日主张和政策,刚结婚不久的刘茂菊二话没说,把家中东屋腾出来做印刷机房,自己则搬到堂屋和婆婆同住。
“房子现在看来虽然不起眼,在当时却是数得着的,是俺婆婆结婚的婚房。”狄元梅说,为躲避鬼子,印刷工人都是每天晚上到家里印报纸,印刷完毕当晚就运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狄元梅介绍,半年多时间,婆婆一家与工人们相处十分融洽。
开始印报,最大的困难是缺少常用字的备字。当时没有铸字炉,工人只好想办法自己浇筑,用炭火将铅烧化了倒在字模里,排一版报纸要两个人跟着浇筑铅字,速度很慢。缺少标题字,工人们就自己用木头刻。没有铅条,他们就找木匠刨木条代替。时值寒冬,草房四下透风,捡字时冻得手指麻木。生火炉只有湿木头,呛得人睁不开眼眼泪直流。工人们一面排,一面印。当夜,交通员将几十公斤的报纸扛到王庄山东分局,再由此送往各根据地。就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印刷厂的工人,圆满完成了印报任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