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汽车>汽车用具

气温下降 如何防备寒潮降温引发的车故障

2014年10月14日 11:11:00 作者: 来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渐渐进入深秋,尤其是北方地区,温度的骤然下降对行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汽车本身而言,及时更换防冻液,检查电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便于低温启动,应适当增加断电器触点闭合角度,触点间隙调整为0.30-0.40mm,以增强火花强度。保养时重点检查电路和油路,防止因预热装置工作不良而影响发动机的启动性。

      渐渐进入深秋,尤其是北方地区,温度的骤然下降对行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汽车本身而言,及时更换防冻液,检查电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气温下降 如何防备寒潮降温引发的车故障

      更换各种油液

      (1)使用凝点低、流动性好的燃油。低温时燃油的黏度增加,流动性变差,雾化不良容易使燃油的燃烧过程恶化,发动机的启动性、动力性、经济性明显下降,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选用凝点较低的燃油。一般选用原则是,燃油的凝点比环境温度低5℃左右。

      (2)更换机油。选用黏度较小的发动机机油,在低温条件下,发动机机油的黏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增大,流动性变差,因此应通过及时更换黏度较小的机油来弥补或消除这种不良影响。

      (3)更换冬季用的各种润滑油和润滑脂。进入冬季应对变速器、主减速器、转向器等换用冬季润滑油,轮毂轴承换用低滴点润滑脂。

      保养发动机冷却系统

      (1)检查节温器工作状况,保证节温器工作良好,防止发动机水温过低或过高。如发动机经常处于低温运行,会导致机件磨损的增加。

      (2)清除水套内水垢。对发动机水套进行清洗,清除内部水垢,防止水垢积聚过多,影响发动机散热使机温过高,如水垢堵塞放水开关,会导致放水不净。

      (3)加注防冻液。在气温过低而条件又允许时,可使用防冻液,在使用前应对冷却系统进行彻底清洗,并应选择质好、腐蚀性低的防冻液,避免因防冻液质次而腐蚀机件的现象发生。

      保养电器设备

      (1)检查调整电解液密度。可适当调高电解液密度,防止因电解液密度过低,而发生冻裂蓄电池外壳的事故。

      (2)调高发电机充电电压。由于低温下蓄电池放电量增大,因此发电机充电量必须提高,可适当调高调节器限额电压,一般情况下冬季调节器的限额电压比夏季时高0.6V比较合适。

      (3)保养启动电机。冬季发动机启动困难,启动电机的使用次数频繁,如启动机功率不足,又会进一步增加发动机启动难度。实践表明,在夏季里,如果启动机稍有故障而功率略显不足时,启动发动机可能会很顺利,但到了冬季启动就会变得很困难,甚至不能启动。因此应对启动机进行一次彻底的保养,保持启动机各部清洁、干燥,尤其是电刷与换向器之间应接触良好。

      (4)加强蓄电池的保温。为防止蓄电池过冷发生冻结及影响启动性能,冬季可给蓄电池制作一个夹层保温电池箱,以提高蓄电池的温度。

      调整燃料系和点火系

      冬季时可适当升高化油器浮子室油平面高度与调整加速油泵行程,使混合气适应低温工作的需要。

      为了便于低温启动,应适当增加断电器触点闭合角度,触点间隙调整为0.30-0.40mm,以增强火花强度。

      保养预热装置

      对带有预热装置的发动机(大多为柴油机),入冬之前应对预热装备进行一次检查保养,确保技术状况良好。保养时重点检查电路和油路,防止因预热装置工作不良而影响发动机的启动性。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张婷婷)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汽车资讯:0539-3100789-8002 汽车邮箱:405997570@qq.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