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关键一步。为了帮助家长和孩子们更好地适应这一过渡阶段,临沂新桥小学进一步提升幼小衔接工作实施质量,引导幼儿园和小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探索幼儿园、小学双向衔接的科学思路和创新举措,有效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专题学习让幼小衔接有据、有序、有度、有法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教师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及任务非常重要。开学初,临沂新桥小学组织全体教师重点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如何立足课程教学做好幼小衔接》《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为了让衔接更有序,学校邀请兰山区教体局教研室专家和新桥小学全体教师一起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中,专家结合实际调查,解析衔接现状。为学校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找准了做好科学衔接的一些教育途径和方法。同时,校领导和教师走进幼儿园,了解学生的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情况,寻找衔接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
最后,学校结合理论学习、专家指导和在幼儿园参观学习的所思所悟,围绕《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提出的要求,打破惯性思维,改变过去让学生适应学校的传统做法,强调为儿童入学适应而准备好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工作。
设置入学适应期,让学习方式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
学校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要求全体教师从儿童的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工作。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结合幼儿园教育特点,教师积极倾听儿童需要,创设包容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从迎新准备、教室桌椅的摆放、班级及走廊文化建设等方面与幼儿园相衔接,缓解儿童入学的紧张情绪。
为了保护儿童入学积极性,学校不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个儿童。而是尊重儿童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开学初,允许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和读物带入课堂,增加安全感。
为了提高儿童手脚的灵活度、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学校开发了跳房子、翻花绳、跳皮筋、踢毽子、跳绳和丢手绢等各种传统的民间游戏。教师在每一个课间都耐心地和孩子们一起玩,在游戏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加深了感情,收获了快乐。
同时,学校及时调整一年级课程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强化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方式设计,为每个儿童搭建成长适应的阶梯。学校将语文、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与班队活动课程等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实施。同时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时刻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坚持零起点教学,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要求各学科都要采取情境化、游戏化、生活化及综合化等方式实施。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在平时的课堂上,强化学生学习与生活世界紧密相连。根据学生年龄及身心发展需要,每节课都巧妙设计“课中操”教学环节,让学生疲惫的大脑得到休息,情绪高涨,更有精力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为了衔接幼儿园开展的主题课程活动,学校鼓励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与儿童身心特点,开展创研特色课程活动。在活动中看到了每位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所体现的新理念、新认知,感受到了每一位教师都行走在科学幼小衔接的路上并成为真正的践行者。科学学科研发了《科学百科小讲堂》系列活动;语文学科研发《诵读课程》;美术学科研发了《落叶粘贴画》《小飞机大梦想》《“泥”们真会玩》特色课程;体育学科开发了《大家嗨起来》特色系列活动课程,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将生活变成教育,让教育融入生活,让学习变得多姿多彩!
在每天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学生全员参与社团活动。学校开创的人工智能、舞蹈、乐高、足球、绘画、跳绳、棋类、泥塑等社团,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还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每学期向学生推荐必读和选读书目。利用阅读课和家里的空余时间,让学生大量阅读。通过开展师生共读、亲子阅读、读书分享和评选“阅读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活动,为学生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打好基础。
家校合作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走出教育误区
为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破除教育脱节现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学校选派经验丰富的讲师深入幼儿园大班的家长会上进行宣讲,让家长了解小学的零起点教学,了解小学在身心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方面所做的工作,引导家长走出“超前学习”误区。同时学校开设《阳光心理 家校共育》心理疏导微课堂,及时召开新生入学家长会,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幼小衔接”专题入户家访和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排除家长对学生入学的担心、焦虑等不良情绪,与学校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幼小衔接开盛花,童年何时不芬芳。探索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没有终点,新桥小学将与家、园继续一路携手,扎实推进幼小衔接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做看得见、走得远、高质量的幼小衔接,为共筑科学有效的教育生态而不断前行。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