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磨一剑,“临沂ECMO模式”成为生命“终极救援”

2025-02-14 17:03: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小彤 周凯静
play

  “只有那些精通过去艺术和科学的人,才有能力促进它在未来的发展。”— 提奥多·比尔罗

  在临沂市人民医院ECMO病区高宗炜主任的办公桌上,有几本厚重又略显陈旧的笔记本,这里详细记录了每个危重症ECMO患者的救治过程,这一习惯他已经坚持了整整八年。

  生命的“终极救援”:ECMO技术的神奇力量

  通俗的讲,ECMO(体外膜肺氧合)就是人工心、人工肺,它可以在患者心肺功能严重受损时,暂时代替心肺工作,让心肺充分休息,让原本濒临绝境的生命迎来转机。可以说,ECMO技术是一家医院、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危重症救治水平的重要体现。

  62岁的张阿姨身体一向健康,12月份的一天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发热、出虚汗等症状,随后入院治疗。四天后,老人突然呼吸急促,胸闷加重,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病情的恶化往往发生在一瞬间,此时老人右心严重衰竭,伴有严重肺淤血,那痰中的“粉红色”便是死神下的一张通牒。常规治疗已无法奏效,病人命悬一线,心脏随时停跳!经医院多学科会诊并与家属沟通,决定为老人进行ECMO治疗。一场生命争夺战和拉锯战就此打响!

  上机、调试、运行……ECMO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置管并启动ECMO,老人家残破的心肺终于获得了一丝喘息,并为医生下一步的诊疗提供了时间和机会。经进一步完善检查发现,老人二尖瓣重度狭窄,左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只有手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终于,7天后,心脏外科专家张凤伟带领心外团队对患者进行了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及左心房血栓取出术,手术在体外生命支持下顺利完成,ECMO也顺利撤机。但随后,患者病情再次告急,ECMO再次成为了唯一选择。经过医护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患者病情终于有了转机,一个月后转出重症监护室,这场艰难漫长的战役终于打赢了。三次ECMO,一次心脏大手术,呼吸机、CRRT等生命支持手段齐上阵。在病情最危急的时刻,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团结协作以及医护人员永不言弃的信念和执着,给了患者第二次生命。

  这个案例,只是临沂市人民医院ECMO团队拯救众多危重症患者的一个缩影。ECMO就是这样创造着一次又一次的“魔肺”传奇,让患者战胜病魔、重获新生。市人民医院ECMO团队已经将这一高难度、高风险的技术运用到极致,让现代科技普惠更多的危重患者。

  专业团队:独特成熟的“临沂ECMO模式”

  2017年初,临沂市人民医院率先在全省地市级医院组建ECMO快速反应团队,构建起集急诊、心内、心外、呼吸、小儿、妇产、麻醉、影像等多学科一体化的ECMO救治体系,2022年12月成立省内首家专业化ECMO病房,完成了近500个ECMO病例,目前年ECMO例数超过100例,从临床最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到重症肺炎、大面积肺栓塞、严重创伤、中毒、心脏骤停,从1岁幼儿到83多岁老人。在多学科一体化的ECMO救治体系下,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围术期ECMO应用非常成熟,ECMO支持下的急症冠脉介入、急症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已广泛开展,终末期心脏病人桥接心脏移植/人工心脏正在快速推进,自2022年以来,15例ECMO病人成功实施心脏移植。目前,该院重症心肌梗死救治成活率近80%,严重并发症明显降低。此外,ECMO团队还多次积极参加疫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工作。

  临沂市人民医院的ECMO发展速度、救治成功率已经走在了全国第一梯队,“临沂ECMO模式”受到高度关注。不仅如此,市人民医院ECMO在“建高地”的同时,向“走基层”发力。目前,正在着力推进全市“黄金60分钟生命圈”和“复苏联盟”的建设,将该院ECMO优势医疗技术下沉,尽快将ECMO技术推广到院前急救,走向基层县区、乡镇,推广周边地市县区。

  无私奉献:ECMO背后的无名英雄

  每一次ECMO的成功应用,都离不开一支专业精湛、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核心团队。

  作为奔跑在生命一线上的“特种部队”,ECMO团队成员手机从未关机,7×24小时随时待命,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周末节假日,时刻紧绷着这根弦。市人民医院ECMO团队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操作技能。在每一次与死神的较量中,团队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各司其职又协同作战。从患者的病情评估、ECMO设备的安装调试,到后续的精细护理和病情监测,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日夜坚守在患者床边,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用专业和耐心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既然选择了做好这件事,那就必须无怨无悔、时刻做好战斗准备。医护一体化及团队合作双管齐下,是团队的法宝,能够为患者抢回哪怕一线风机,我觉得非常有意义。”ECMO病区护士长、核心成员之一杜沂峰说道。

  情系患者:人文关怀与医疗技术并重

  在运用ECMO技术救治患者的过程中,临沂市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人文关怀与医疗技术并重。重症医学科ECMO病区的医护人员深知,对于重症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身体的病痛和心理的压力同样沉重。因此,他们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还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上机ECMO的患者,往往都经历着在鬼门关苦苦挣扎的痛苦。在监护室和病房里,医护人员耐心地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介绍治疗方案,用温暖的话语驱散他们心中的恐惧和迷茫。他们将心比心,也与患者家属感同身受,哪怕工作再忙、节奏再快,面对家属一遍又一遍的询问时,他们也总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家属,并耐心向他们解释。这种人文关怀,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了医院的关爱和尊重,也为他们战胜疾病增添了信心和勇气。

  展望未来:ECMO技术更将大放异彩

  临沂市人民医院一直致力于前沿医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采访中,高宗炜主任数次提到,“医院ECMO技术能够成熟发展,并且形成‘临沂模式’在省内乃至全国大放异彩,得益于院党委的高瞻远瞩和科学谋划,更是得益于医院综合实力的强大及多学科的鼎力合作。”截止2024年,市人民医院已完成500余例ECMO救治病例,出院存活率高出国内和国际平均数10%-20%,这标志着市人民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ECMO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救治医疗技术,而是一个桥梁与纽带,畅通院前急救、急诊、心内、心外、呼吸、儿科等多学科联动渠道。高宗炜介绍说,“有了ECMO,生死的概念真的可能被颠覆了!以临床最为常见的急性心梗为例,依靠ECMO这一桥梁,很多重症或者高危病人可以放心安全地开展造影、介入,甚至搭桥、换瓣,很多终末期病人可以进行人工心脏或者心脏移植等救治,这些都得益于ECMO提供的宝贵时间和机会。”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ECMO将在更多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命无价,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去守护。临沂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病区,就是这份守护的有力支撑,带给无数患者和家庭新的希望和动力。在未来的征程中,临沂市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以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临沂贡献力量。( 通讯员 王小彤 周凯静)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