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王巧
大众网记者 孙贵坤 王巧 郑玮 临沂报道
三伏末的天气依然高温难耐,临沂市沂南县张庄村沿汶村的承包地,绿油油的芋头叶、黄烟叶,还有被网纱覆盖着的雪茄烟生机盎然,长势良好。这喜人的场景,多亏今年地里多了两眼灌溉机井。
“其实没法用钱来衡量这个井的价值。如果没有这两眼井的话,这个苗保不住,也长不起来,今年收成就泡汤了。”个体承包户王鹏满面笑容的告诉大众网记者,他今年种了200多亩黄烟、90多亩雪茄烟、100多亩芋头。“去年种黄烟的时候,租用洒水车抗旱保苗,用了大概25天,浇地成本约4万元。今年,第一书记来给我们打上井之后,解了燃眉之急,省去了一大笔费用。预估今年这400多亩地的产值大概在300万元。”
王鹏口中的“第一书记”,是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派驻到沂南县张庄镇的第一书记。据了解,张庄镇的沿汶村、大岱村、大峪村位于双峪养生谷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今年,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派出6人工作队到双峪养生谷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其中3人在张庄镇。
省农业农村厅派驻沂南县张庄镇沿汶村第一书记傅硕鹏告诉大众网记者,沿汶村有600多亩黄烟种植地,是临沂的烟草种植示范基地。驻村以来,在沿汶这片地里修了一条生产路,5月份之前,打了两眼灌溉机井,有效解决了群众下地难、浇地难的问题,极大地缓解了旱情的影响。
“赶在旱情之前用这7眼井实现2000亩地的灌溉,确保种植户收成有望。”省农业农村厅派驻沂南县第一书记领队张捷告诉大众网记者,第一书记和沂南县乡村振兴局一起定项目,找位置,抢工期,抢时间,几个队伍一块上,黑白的加班,14天的时间打了7眼井。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