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近日,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成功开展了内镜下肠梗阻套管管置入术,此项技术的开展为肠梗阻患者提供了另一项治疗选择,患者避免了手术创伤,又迅速缓解病情直至完全治愈,花费少,痛苦小,让更多肠梗阻患者多了一种无创治疗的新选择。
据了解,78岁的患者刘先生,既往4年前行过胆囊切除术。8个月前因“粘连性肠梗阻、空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及腹内疝”在外院行“空肠部分切除+空肠侧侧吻合术+腹腔粘连松解术”。本次因腹痛、腹胀、呕吐1周又就诊某医院,急诊查腹部CT示,结肠术后改变,肠梗阻,伴盆腔右侧局部肠管壁及肠系膜增厚水肿,腹盆腔积液。
以往此类急症患者都是通过外科手术实施肠内减压,但考虑到该患者身体基础情况较差,多次行腹部手术,再次行手术风险交大,并发症多,建议内科保守治疗。当地医院予以通便灌肠、持续胃肠减压治疗、肛管排气,治疗7天,患者仍腹痛明显,无排气,遂求助于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门诊。
经消化内科周涛副主任医师会诊后,建议行内镜下肠梗阻套管置入术。手术由内科周涛副主任医师操作完成,操作前,先行胃镜检查观察刘先生上消化道无溃疡、占位性病变,进而在副主任护师郑蕾蕾、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许传通的密切配合下,首先将肠梗阻导管联合导丝经鼻插入胃内,将肠梗阻套管在胃镜引导下,用圈套器夹持置肠梗阻套管,调整导丝及其导管方向,于十二指肠水平段以下,置管尽可能远,然后向前端水囊注射无菌注射用水,置管成功,退出胃镜,连接负压吸引器,随后套管会随肠蠕动可移行至梗阻部位,直接抽吸减压,迅速降低肠腔内的压力,消除肠管水肿,缓解梗阻症状,术后3小时,患者腹胀腹痛明显减轻,术后一天,患者排便排气,腹痛症状消失,复查腹部立位片提示肠道气液平面消失。术后二天,患者自主经口进食,进食后无腹痛。第三天拔除肠梗阻套管出院,避免了再次手术。老人的家属都欣喜不已,连连道谢。
肠梗阻导管又称小肠减压管,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能够迅速减压和缓解病情,对部分患者有治愈效果,是治疗肠梗阻的新型疗法。主要用于高危肠梗阻患者的保守治疗。与传统鼻胃管相比,肠梗阻导管的减压效果更明显,为肠梗阻患者创造了更好的术前准备条件,而且大大降低手术风险,避免造瘘,可进行一期切除吻合手术。另外,肠梗阻是微创手术的相对禁忌症,使用肠道减压导管后,患者局部肠道条件和身体状况明显改善,部分病人即可具备腹腔镜微创治疗条件。该技术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同时所需治疗费用也大大降低。
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内镜中心位于本部院区1号楼2楼,总占地面积300平方米,设有胃肠镜诊疗室、洗消间、候诊大厅、苏醒区、13C呼吸实验室等区域,目前开展胃肠镜检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等十几项业务,各诊室功能齐全,分区清晰,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执行标准化的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该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该领域的空白,标志着该院消化内科治疗肠道疾病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是医院医疗用技术实力说话,事业蝶变跃升的一个缩影。消化内科将继续充分发挥内镜操作的优势,积极创新实施内镜新技术,促进学科积极向上发展,解除患者病痛,为广大患者恢复健康而不懈努力!
(通讯员 程贵宝)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