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家居>家电资讯>冰洗

冰箱行业遇冷:微增长更要精耕细作

2014年06月17日 10:04:00 作者:周雷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王雷在冰箱行业高峰论坛上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冰箱产量2164万台,同比增长1.21%,为近5年一季度最低。

      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王雷在冰箱行业高峰论坛上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冰箱产量2164万台,同比增长1.21%,为近5年一季度最低。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监测数据也显示,今年前4个月重点城市冰箱销售量增幅仅为0.3%。

      冰箱业遇冷虽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但有其客观原因。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尤其是受到家电下乡等多项政策刺激之后,城乡冰箱市场已基本饱和。数据显示,2012年城市家庭电冰箱的百户拥有量超过98台,农村家庭电冰箱的百户拥有量达到67台。同时,我国冰箱年产量约占全球一半,且生产持续处于高位。再加上今年房地产市场降温、政策透支影响继续显现,冰箱业日子不好过了。

      由此判断,我国冰箱业在产量上增长空间有限,低增速甚至零增速可能成为常态,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在此情况下,冰箱业跑马圈地快速扩张的做法难以为继,行业的转折点已然临近。

      当前,更新消费取代新增消费成为冰箱业增长的重心。据估算,“十二五”时期我国约有5050万台的冰箱超过使用寿命。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在重点城市单价4500元以上的冰箱产品销量已升至22.45%,销售额占比达到48.46%。这表明,随着冰箱更新换代高峰期的到来,消费者对于产品品牌和品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趋优消费态势明显。因此,冰箱企业要想与时俱进,惟有聚焦重点、精耕细作、提升价值。

      首先,大容量、多门、多温区产品的开发。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普通单双门冰箱市场在萎缩,而对开门冰箱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增长33.11%和 25.97%,四门及以上冰箱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增长61.49%和95.59%。这表明容量越大、门数越多的冰箱越好卖。由于多门冰箱相较于对开门冰箱在空间使用、功能细分、节能等方面优势明显,更适合亚洲人的生活习惯,将成为市场最大的热门。

      其次,健康功能的应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产品的健康、品质、时尚等诉求明显上升。市场调查数据显示,50%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冰箱时考虑保鲜、抗菌、除菌、除异味等功能,多数人愿意为这类健康功能多支付近300元。为了打造健康冰箱,各家企业探索应用真空绝热技术、复合除菌技术、光合生鲜技术等,已取得积极的效果。今年热起来的智能冰箱,由于具备智能管理功能,可望在打造健康冰箱方面有更大作为。

      综合来看,我国冰箱市场增速虽不比以往,但细分领域空间仍然很大。大住宅里的“大”冰箱受追捧,小户型里的“小”冰箱也有商机。比如,在高房价的时代,一些消费者受居住面积所限,难以购买个头太大的冰箱,但是他们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同样迫切,小一点的精品冰箱就成为首选。显然,单双门及三门冰箱并非没得做,问题的关键还是厂家得有做精做深做细的态度和功夫。(周雷)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刘春暖)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家居新闻:0539-3100789-8010 新闻邮箱:496700864@qq.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