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家居>新闻资讯

两项新标严把家具“质量”关 未来标准会更严格

2014年05月23日 09:32:00 作者:李小娟 姚映雪 来源:北京晨报
5月,《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标准内容有了新补充,新标准正式实施。 而对于即将出台的《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未来家具可整体放入环境气候舱进行检测,检测后家具不会被破坏。

      5月,《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标准内容有了新补充,新标准正式实施。另一项新标——《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也将正式实施,根据新标,未来家具可整体放入环境气候舱进行检测,检测后家具不会被破坏。如今对于家具安全性能的检测越来越严格,那么这两项新标准有何新特点?检测门槛高了,家具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本周,北京晨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家具企业负责人和家具协会的专家。

      新标准推动企业进步

      据了解,《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新标内容涉及桌类、椅凳类、柜类、单层床等家具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其中柜类稳定性作了较多修改和补充,比如柜类稳定性标准增加了重心的确定,修改了搁板稳定性试验、非固定柜活动部件打开时加载稳定性等。在桌类强度和耐久性方面,增加了桌面为不规则形状时的桌面水平静载荷试验方法,以及桌面为不规则形状时的桌面水平耐久性试验方法。

      而对于即将出台的《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未来家具可整体放入环境气候舱进行检测,检测后家具不会被破坏。新标准对家具行业的监督越来越严格,将采用无损检测取代破损检测,并拟采用“气候箱检测法”取代现有的“大气检测法”。所谓“气候箱检测法”就是在保持恒温恒湿的房间中进行检测,可以准确体现送检家具有毒、有害物质的整体实际释放情况。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表示,“气候箱检测法”这种新的检测方式,更有利于对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的判定:“在检测时候不用再把家具大卸八块,而是整体放入气候箱中检测,如此一来不仅不会损坏家具,并且只要有一种材料环保不达标,都能集中体现在综合检测结果中。”而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晨表示,虽然这两项标准,都是非强制性国标,但却对行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标准可以变成提升企业高度的利器,从而鞭策企业进步。”

       家具企业全心面对

      衣柜承重力差板材易弯曲塌陷,椅凳没多久就出现断腿现象……事实上,家具是否结实耐用,能承载多重的物体,不是凭板材厚度和手感就能作出判断的,必须用力学通用技术标准做检测。而家具环保不达标也是居室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源头之一,消费者在面对新居环境污染时常常面临举证难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家具污染检测须采用破坏性手段,这导致家具检测后无法继续使用。这两项新标准,也给家具企业敲响了警钟。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晨认为,作为企业,要做到有自我检测的意识,最好做到主动迎接标准,而不是被迫受检。

      荣麟董事长戚麟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优秀的企业在产品出厂前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检测标准,并且往往都会高于国家制定的标准。“通常我们的家具在生产验收时,都会经过实验测试,考察家具产品是否达标。”百强家具董事长陈晓太也表示,百强的实木家具在出厂前要经过33道检测工序,并且对于甲醛的含量低于国家标准5倍。

       未来标准会更严格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标准都会越来越细化和严格。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认为,未来标准的制定,会向三个方面进行靠拢:一是安全,二是卫生,三是环保。“当工艺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对于工艺上的检测会逐步弱化。加强的就是安全、卫生和环保三个方面。像《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新标,就是针对安全方面的;而《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就是关于环保和安全两方面的。”

      在此,朱理事长也提醒消费者,挑选家具时,应注意家具的比例是否协调。尽量不要选择长、宽、高比例过于悬殊的家具;并且应注意家具材质,最好选用实木类,厚度要与使用功能相匹配;最后要注意设计细节,如抽屉滑轨的设计是否坚固、椅子靠背的倾斜度是否合理等。而当消费者购买家具后,感觉刺激性气味过大,同时商家还不能提供真实可信的环标检测标准,即可先将产品送检,看是否达标,再行使用。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刘春暖)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家居新闻:0539-3100789-8010 新闻邮箱:496700864@qq.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