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6月24日讯(记者 胡志英 董立军)潘兴利是临沂市平邑县的一位残疾人企业家。26岁的时候因车祸残疾,他在痛苦中勇敢的站起来,通过卖石膏掘得第一桶金,2007年创办了一家针织来料加工厂。为了公司的发展,他坚持到外地跑业务,公司不断扩大规模。致富后的潘兴利,不忘回报社会,安置残疾人工作的同时,经常现身说法开导残疾人,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车祸致残疾曾一度很消极
6月21日,记者见到了家住平邑县的潘兴利,他坐在轮椅上,用手努力转着轮子来回走动,由于天气太热,潘兴利的脸上不停地冒出汗珠,他不时地用手擦一把汗珠,扶一下眼镜。
潘兴利告诉记者,1996年的一个晚上,他骑摩托车出了车祸,受伤严重,造成高位截瘫,“出车祸的时候我26岁,家里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突然残疾让我根本接受不了,觉得还不如一死了之。”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不知道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
然而,祸不单行,母亲不能接受年轻健康的儿子突然变成了一个残疾人的现实,终日以泪洗面。由于悲伤过度,一年后,57岁的母亲去世,这让潘兴利更加低落与消沉。短短的一年时间,他从原来70公斤的体重骤减到40公斤,全身瘦得只剩皮包骨头,“那时候情绪极不稳定,想到悲伤的事就痛哭流涕,生活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提起当时的情景,潘兴利直摇头。
然而家人始终没有放弃他,在家人的鼓励下,潘兴利最终还是挺了过去。“当时我很容易发脾气,家人都容忍着我,而且还给我买来一些励志的书籍。”潘兴利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接受了现实,感觉不能再让家人失望,要努力承担起家庭支柱的责任。
坐在轮椅上创办企业 产品远销日本、美国
面对现实的潘兴利一直思考着怎样赚钱补贴家用,看到有经营熟石灰赚钱的,他就在村口办了一处熟石灰加工厂,但销路成了最大的难题,潘兴利就到处寻找客户。“我和员工一起,一个一个建筑工地地转悠,找他们的负责人,推销我的产品。”潘兴利说,凭借着保质保量的诚信,他慢慢地发展了一批固定客户。
积累一定资金后,潘兴利利用他曾在国营针织厂工作过懂得针织技术的优势,在平邑县开了一家针织来料加工厂。为了开发市场,行动不便的他依旧四处洽谈生意,“当时我跑过威海、青岛、日照等地,山东沿海城市都去过。跑客户的时候就愁爬楼梯,都是伙计把我一步一步抬上楼梯的。”潘兴利感慨道。而潘兴利不惧残疾拼搏创业的精神感动了不少客户,他们都纷纷给潘兴利一些合作的机会,潘兴利都是倍加珍惜,用优质的产品让客户们满意,逐渐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潘兴利的公司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扩大投产之后,员工从最初的十多人发展到如今的近百人,产品远销日本和美国。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企业吸纳残疾人
潘兴利在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多次帮助残疾人和困难群众。公司安置下岗工人50余人,吸纳残疾人12人。很多残疾人刚进公司什么都不懂,潘兴利就找来老职工,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使用电动缝纫机,如何尽快掌握缝纫技术。为了让残疾人更好的工作,潘兴利把残疾职工安排到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上,并规定残疾职工只要完成常人70%的工作量就视为满工作量。
同时,潘兴利在组织员工外出旅游的同时,都要求残疾人尽量参加,“出去感受感受外面的世界,放松快乐一下,残疾人更需要这种精神层面的放松。”潘兴利说。除此之外,潘兴利还经常到残疾人家中现身说法,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同村有一村民因车祸残疾后,一度心灰意冷。潘兴利多次到其家中劝说、鼓励他,终于打开了他的心结。在潘兴利的帮助下,多位残疾人走出了生活的阴霾,有的还成为当地的创业明星。
如今,潘兴利每天早早来到公司,坐在门口迎接每一位职工;晚上6点下班后,等工人们都走了,他继续在车间转转,看看门窗关了没有,电源关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