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9月2日讯 (记者 刘遥 实习生 徐文敏)一支由9辆中巴车组成的车队,正在从沂南界湖往苏村的乡村公路上疾驶,8号车的司机却突发心脏病,趴在方向盘上。乘客还没来得及慌乱,司机王少波已经忍住心绞痛,用最后一丝力气,将车靠到路边,踩下了刹车。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王少波趴在方向盘上,再也没能醒来。
9月2日,是全市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如果王少波还在,他会揽着儿子的肩膀,送儿子踏进5年级的新教室。如今,10岁的儿子只能站在路边,抬头看着空荡荡的过街天桥,问一句“以后谁送我上学呢?”
事情发生在8月3日。当天沂南县界湖镇组织了一次半年工作总结现场会,从社会上租用了9辆考斯特中巴车,150位乡镇和村级领导干部乘车到工作突出的村镇参观学习。王少波驾驶的8号车,跟随车队从界湖镇出发开往苏村镇,车上十几位乘客是界湖镇各村的村干部。
据车上乘客回忆,车队刚拐入苏村驻地的十字路口处,8号车突然降低车速。后面9号车的司机马上超车上来,以为他不认路,正说着“跟着我车走就行”,就发现王少波脸色蜡黄不对劲。生死一线间,王少波凭最后的意识拐过十字路口,往车道外侧转动方向盘,并踩下了刹车。车一停稳,乘客上前才发现,王少波已经趴在了方向盘上。
好在9号车上有医务人员,马上下车来到8号车上,摁住王少波的人中穴,并通过人工呼吸紧急抢救。与此同时,车队全部停靠路旁,有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王少波很快被送到苏村中心卫生院。
“从他昏倒到送进最近的卫生院,只有三四分钟。”当时在1号车上的一位乘客正好是王少波的表姐夫,事发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王少波在卫生院抢救了将近半小时,但没能醒来,120救护车又把他送到县医院抢救。从停下车到卫生院再到县医院,前前后后接近2个小时。
当天早晨8点多,王少波的妻子张霞接到车队另外一位司机的电话,却是丈夫去世的噩耗。
为了感谢王少波的大义举动,出事后第二天,所有参会人员每人捐了100元钱,共1.5万元,沂南县界湖街道办事处又拿出5000元抚恤金,送到张霞手中。“对于他来说,我们这些乘客,命就在他手中。如果当时他没有靠边停车,还不知会出多大危险。”8号车上的乘客对张霞说。
说到做到,“答应了就得去”
追悼会那天,来了很多陌生面孔,张霞叫不上名字。因为来宾比预想中多太多,不得不把举行仪式的小间换成大厅。
这些陌生人,都是王少波生前的朋友。“他朋友太多了,我都认不全。”9月1日,是给王少波上“五七”坟的日子,尽管还要招待前来的亲戚,38岁的张霞还是打开话匣,聊起丈夫王少波。
张霞说,出事那天,丈夫本没打算出门,想陪儿子过周末。直到前一天晚上10点钟,接到车队朋友的电话,告诉他沂南县界湖街道办事处有个会议需要车,他毫不犹豫接下了活儿。
第二天早晨5点钟,天还飘着小雨,担心丈夫安全,张霞劝他别去了。“那不行,答应人家了就得去。”临走时,遇到院里的一位长辈,他还乐呵呵地打了招呼,一切如常。
“他就是这么重义气的人,不论哪个朋友请他帮忙,从来没听他拒绝过。”张玉军是王少波20多年的老朋友,两人是原临沂市毛毯厂的同事,共事不过七八年,却从未断了联系。“不管是借钱,还是用车,给他打个电话,一叫就来。”张玉军这样盛赞老友。
两年前,王少波借了20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中巴车,开始跑运输。出车时,王少波从不跟别人签合同,总说“先用着,别耽误事”。他去世后,有人主动上门交给张霞5000元钱,“我来晚了,这是以前用他车的费用”。
父亲走后,儿子突然“长大”了
在10岁的年纪上,儿子在父亲去世后迅速成长。突然从那个平时爱跟在爸爸屁股后边玩,被爸爸嫌弃太胖的小孩,长成了大人。舅舅要回济南工作,临走邀他一起。他前一秒欢天喜地答应了,又立马改了口,“不行我不能去,我走了,谁在家陪妈妈?”
张霞说,有一天吃饭,儿子默默地端了一碗饭放在餐桌旁,“嘿,老子喝碗稀饭吧。”原来,“老子”、“小子”是王少波跟儿子之间的昵称。
9月2日,是全市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如果王少波还在,这天早晨,他会送儿子踏进5年级的新教室。或许还会说一句,“嘿,小子,好好表现!”儿子会回一句,“嘿,老子,知道了!”如今,10岁的儿子只能站在路边,抬头看着空荡荡的过街天桥,自己走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