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

张波谈环保新常态 污染企业有钱也别想任性

2015年02月01日 08:52:00 作者:马俊骥 来源:大众网
“‘有钱任性’的污染企业在山东是没有空间的,绝对没有。”30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做客大众网山东省两会特别节目“解政策·问民生”,畅谈“新常态”下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计划打算。张波说,去年山东省财政2.1亿元的生态补偿资金“四两拨千斤”,调动了几百亿甚至可能上千亿的环保投入。新常态下,污染企业再有钱也“任性”不起来。
     

     

    30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做客大众网山东省两会特别节目“解政策·问民生”,畅谈“新常态”下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计划打算。

     

    30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做客大众网山东省两会特别节目“解政策·问民生”。

      大众网济南1月31日讯记者 马俊骥)“‘有钱任性’的污染企业在山东是没有空间的,绝对没有。”30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做客大众网山东省两会特别节目“解政策·问民生”,畅谈“新常态”下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计划打算。张波说,去年山东省财政2.1亿元的生态补偿资金“四两拨千斤”,调动了几百亿甚至可能上千亿的环保投入。新常态下,污染企业再有钱也“任性”不起来。

      今年开始大气排放标准更严,厂区空气可能优于市内 

      从今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山东省6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开始进入第二时段限值,标准将更加严格。张波介绍说,发布实施区域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山东的一个创新,用八年的时间分四个阶段来逐步加严标准的限值,实现山东跨越八年蓝天梦想。

      张波介绍说,以钢铁行业为例,烧结设备的排出二氧化硫要从第一阶段限值的200毫克/升加严到100毫克/升。“前两年有些工艺设备还可以正常生产,到了这个阶段,就处于超标排放的状态。依照法律,要进行处罚,甚至限制生产,严重的话还要停产整治。”张波说。

      张波说,据自己了解,在标准的倒逼下,很多企业已经决定把一些高污染的生产设备淘汰掉,这样对全省的工业企业转方式、调结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比如济钢的决策者,直接瞄着2020年的标准限值,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投15亿元进行升级改造。”张波说,面对更严的标准,一些企业的决心让自己感动。“当然我还给他们提了个建议,就是能不能在厂区建一个空气质量监测站?”在厂区内建监测站,是要树立一种决心:未来在济钢厂区附近的空气质量,比济南市内的空气质量还要好。

      “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因为这也是有可能实现的。”张波说,济南市内的机动车比较多,如果企业的工作做好了,是有可能实现厂区附近的空气质量比市区还要好的目标。“我希望一些大的企业,都能够树立这样的一种雄心壮志,让企业周边的居民因为企业的存在而受益。”张波说。

      环境问题已成社会基本矛盾,现在不“闯关”未来没机会 

      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的一个关键词是“新常态”。张波认为,从环境角度解读新常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和环境产品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

      “过去也许这不算基本矛盾。在温饱时期,甚至温饱时期之前,公众的环境需求并不强烈,那个时候这种矛盾并不明显。现在它不仅仅是明显了,而且我的观点是已经成为基本的社会矛盾之一,这个认识要建立起来。”张波说。

      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基本矛盾,就产生了一条新规律,即任何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的发展,只要与公众改善环境的需求背道而驰,及发展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窄,最终将难以为继。“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张波说。

      张波介绍说,随着标准的加严,一些企业行业会感觉“压力山大”,“经济形势不太好,环保的压力又大,很难。”张波说,“但是我的观点,再难也要干,因为这是必须的。必须要闯过这一关,才叫凤凰涅槃。如果我们现在不去闯这一关,将来我们也许都没有机会闯这一关。”

      治理污染就是转方式调结构,2.1亿资金撬动几百亿环保投入 

      从2003年起,山东的水环境质量实现了12年的持续改善。山东分别连续7次和5次获得了国家淮河、海河流域治污考核的第一名。治水方面,山东的“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功不可没,而在治气方面,去年山东首创了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张波介绍说,实际上无论是流域治污还是大气污染治理,治理污染的过程就是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治用保”体系是有山东特色的一套治污体系,实际上不仅对流域污染是适用的,对大气污染同样适用。

      “我们所有的环保问题,概括起来讲,都是由三类突出的环境问题造成的,一是高消耗,二是高污染,三是生态破坏。”张波说,解决这三类问题,就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工作体系,“无论是水还是气,‘治用保’技术策略都是适用的。”张波认为,当前在大气方面,污染治理方面的工作做的比较充分,但是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再进一步加强。

      另外,生态补偿制度,是山东在“治气”方面的积极探索。“从去年这一年的效果来看,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张波说,省级财政拿出2.1亿生态补偿资金,实际上却有效调动了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投入。

      “各地的投入,我想怎么也在几百亿之上,甚至要几千亿,因为没有统计,我不好说,但几百亿是肯定有的。”张波说,例如济钢一个企业的投入就有15亿,生态补偿机制有效地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于构建大环保格局非常重要。

      最严《环保法》发力,污染企业有钱也别想任性

      张波告诉大众网记者,在新常态下,公众环保的热情会越来越高,公众的环境需求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山东的文化就是讲大局的,大家都不愿意做那些损害大局的事情。所以我相信我们的企业家,大多数的企业家都是很有社会责任心的,他们只要是有办法,就绝不会做让老百姓失望的事情。”张波说,“但是也会存在极少数的企业不自觉,所谓‘有钱任性’。”

      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出台,对于污染企业的处罚方式已不仅仅是罚款了之,给污染企业戴上了一道“紧箍咒”。

      “除了一般的处罚,还有按日计罚,每天罚你10万,一天天来一年就是3000多万。当然不排除有的企业说‘我有钱,我不怕,给你吧’。”张波说,环保部门还可以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方式进行处罚,“问题严重的,公安部门还要拘留。”张波说,“到一定程度,就不单纯是罚款的问题了,所以这种“有钱任性”的污染企业在山东是没有空间的,绝对没有。”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