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抢人,成了年后小微企业开工后的头等大事;而许多求职者为了能找到工作,使出浑身解数,可也难觅到称心如意的岗位。一边是企业难招到人,一边是求职者找不到活,是什么让雇佣关系失衡?记者从临沂市就业办了解到,虽然年后相关部门组织的人才招聘会一场接一场,但企业招人难仍然存在,求职者更有“找个工作不容易!”的感叹。
农民工:没技术,只能等、等、等
代表人物董勤广 每天穿梭两地,没活干着急
3月10日清晨5点半,董勤广就起床了。此时,妻子正在灶台前忙碌着。这个点,家里最忙碌的人就是她,不仅要为一家老小准备早饭,还要为丈夫和侄子准备午饭。董勤广告诉记者,每天早晨,他都会开着车从兰山区方城镇老家出发进城找活。
说起为何选择进城打工,42岁的董勤广称,是为了给儿子挣钱买房,“到城里找活干,挣钱多”。为了方便进城,他花了一万多元钱买了辆二手车。 “现在的孩子都在城里买房,所以得抓紧挣钱啊。”对于每天穿梭于两地,董勤广心里并没有任何怨言,他觉得为了孩子,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和侄子一起从老家出发,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临沂市区。上午7点多,在市区工业大道与解放路交会路口,早早就聚集了近百名的农民工,董勤广和他的侄子张民也在其中。和叔叔进城找活,对1993年出生的张民来说,其实有些紧张。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农民工有的三三两两站在马路牙子上,有的蹲在路边抽着烟,有的则倚靠在电线杆旁等活。一旦发现貌似雇主的人走来,他们的眼睛里就闪出一丝希望,然后不容分说就一窝蜂地围上去。
“我会贴瓷砖。”“我会刮腻子。”“零工的活我都会干。”上午8点多,一个“雇主”的到来,一下子把十几名农民工吸引了过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绝活”,生怕引不起对方的注意。董勤广和张民也挤进了人群,围在了“雇主”身边。最后经过讨价还价,“雇主”拉走了3名农民工,其他人在叹气声中散开。
刚才热闹的场面一结束,现场再次迎来了冷寂。“现在找活的人少,等活的人多。”董勤广说,他从正月十五开始,每天都在这边等活,一个星期就等了一个活,挣了200多元钱。为了节省开支,董勤广只能从家带饭,几个煎饼、一袋子炒菜,就是他和张民的午餐。
董勤广从年轻时就干建筑活,北京、南京,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北京理工大学的外墙瓷砖还是俺贴的呢。”说起自己年轻时在北京的经历,仿佛一切都是刚刚发生的,掐指算算,这已过了20多年。“别的活咱不会,俺也没上过学,只能干苦力活。
直到上午11点多,叔侄俩也没有等到一个活。“看来今天又够呛了,哎……”董勤广叹着气,蹲在地上抽起闷烟。“今年的活确实难找,工地到现在大多没有开工。”董勤广说,房地产的形势不好,也让他们这些干建筑的农民工,迎来了挣钱的淡季。“这个点没活,下午基本也没好活了。”董勤广说,要是等到下午2点还没活,他就该回家了。
代表人物韩秀荣 只要有钱挣,给的少也干
3月10日上午10点多,一名老板模样的男子来到董勤广等活的地方。
“我们需要保洁员,谁愿意干?”男子话音刚落,在路上等活的零工们纷纷涌了上去。“等等,等等,大家听我说,不能这样,这样我头都大了。”面对大家的包围和七嘴八舌的询问,这名男子极力让大家保持安静,好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眼看着几十名农民工围住自己,该男子只能拼命挤出人群,一路沿着工业大道向南走去。
“我去,我去,我不嫌钱少!我干过保洁,保证打扫得干净!”一位妇女仍然扯着这名男子的胳膊,紧跟其后。最终,3名女零工以每天70元的工钱获得了打扫工地建筑垃圾的活计,她们是此次招工中的幸运者。
57岁的韩秀荣是这3位幸运者中的一位,韩秀荣说,这一天是她年后第5天在这个零工市场等活,直到现在才等到这一个活。“今天必须得开工了,70元也不少了,总比一天挣不到钱要好得多。”韩秀荣说,她之前从事种植绿化带的工作,现在节气还不到,为了挣生活费,她只能在这里等活。
“本以为在这边一天可以挣百多块,现在看能找到活干就很不错了。”韩秀荣说,年后的活少得可怜,能有个活干,就挺知足了。
来到建筑工地后,韩秀荣将垃圾装进袋子,提起两袋垃圾送到工地门口,然后拿起拖把走进了洗刷间涮拖把。看到她们工作麻利,工地老板放心地离开。一个中午,韩秀荣3人一刻也没有停下。“不能休息,得让主家觉得咱干活实在,以后再有什么活,人家才能想着咱。”韩秀荣说,现在活不好找,她们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给雇主留个好印象,为以后找工作做个铺垫。
吃过工地老板提供的午餐,韩秀荣3人已把工地上的卫生打扫得差不多了。下午3点多,工地老板给她们每人发放了70元的工钱。“这是我的号码,老板下次有活再给我打电话。”韩秀荣说,她每次给雇主干完活都会将自己的电话留给雇主,期望能再次找到活干。
应届大学生眼高手低沉不下去
代表人物邵彦亮找工作相对容易坚持下去却很难
老家在沂水、2014年7月毕业的大学生邵彦亮,从毕业到现在已经换了3份工作,3月3日开始的销售工作是他的第4份工作。
“工作倒是挺好找,但找到工作后又觉得待遇不好,或者不想在这份工作上浪费太多时间。”邵彦亮说,之前找工作不会考虑太多,等到工作时觉得不合适会选择换工作,这样也为自己丰富工作阅历。
经常换工作,邵彦亮感觉也很无奈。他说,自从毕业后,突然一个人面对社会,自己都不知道要干什么,盲目的选择只能不断地换工作。现在想稳定下来了,就想靠父母近一点。他说,干了这么多工作,从一开始与编辑出版专业搭边,到后来越来越远,现在他已放弃了找份与专业有关工作的念头。
“我想去大城市闯一闯,但大城市压力太大,而且我爸爸年纪也大了,我不能选择一个离家太远的城市。”邵彦亮说,从南京到宿迁再回南京,直至目前在济南发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还是有想去大城市看看的念头,而且家人年纪大了,考虑到就近能照顾他们。
“骨子里不太安分。”邵彦亮说,在他的同学中,有人几乎是每个月换一份工作,甚至干一周后就辞职的也不在少数。
困局原因分析及对策找不到工作?
提升自我是王道
面对节后招工难的困境,很多求职者和招工单位都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走出各自的困境。然而,记者从临沂市就业办获悉,之所以造成当前困局,是结构性矛盾导致的,而并非是量的矛盾。
“一些有一技之长的求职者找工作并不愁,难找工作的是那些没有技术,却又对工作要求比较高的求职者。”临沂市就业办市场科工作人员赵峰分析说。
赵峰的这一分析,得到了兰山区人力资源市场顾姓工作人员的认同。他称,每年年后都是用工紧缺的时候。虽然很多农民工进城打工,但大多数都没有文化,只能选择干些体力活,尤其是一些四五十岁的人员,找工作更难。
“很多企业需要技术工,但上述人员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顾姓工作人员表示。基于此,他觉得应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等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加强对四五十岁的人员和农民工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他还认为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抱着工作轻松、收入高的期待,放不下架子、眼高手低或学非所用,再加上对于职业定位不清晰,结果造成高不成低不就。
临沂大学商学院陈德洪教授分析认为,很多学生求职期望度很高,但满意度却很低。不停地换工作,也是现在毕业生存在的一个通病。“沉不下去,不行。”陈德洪说,很多学生对市场意识淡薄,择业时一味强调“自己想干什么”,而不考虑一下“自己能干什么”,不是从自身特点、能力出发,这种不顾客观的就业形势和自己的竞争实力,无异于为他们的就业设置了障碍。
记者 王晓 李丽 庞尊利 褚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