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第24个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据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信息系统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29.7万例,患者管理率达到73.2%,其中96.9%患者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据了解,临沂市目前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约有39200人,按照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三的权威比例计算,临沂市未曾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将达到10万多人。
空巢老人出现心理问题比例达60%
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郑士全告诉记者,目前,比较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主要有三类,占比例最多的为精神分裂症,其次为老年性痴呆,还有一部分是物质滥用。其中,精神分裂症占到70%,空巢老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还有一部分对成瘾物质比如毒品、酒精等滥用,也是比较常见的严重精神卫生问题。
今年7月19日,某地区一对失去独生女的老年夫妻双双自杀身亡,造成全国震动,再次引起人们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根据民政部和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居世界首位。其中,空巢老人超过1亿人,占老年人总人口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人口的10%。 近年来,到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患抑郁焦虑的老年人明显增多。起病原因与空巢有关的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多,老年性痴呆患者数量也有很大增长。
700张床位经常住满 首次住院患者占多数
“我们医院有固定床位700张,住院人数最多的时候甚至要临时增加床位。”郑士全告诉记者,市精神卫生中心平均一年要收治严重精神病患者6000余人。在这些患者当中,有30%-40%为反复住院的患者,剩下的60%-70%为首次住院患者。初次住院治疗的患者数量近年来逐渐增多。
据了解,,判断一个人精神状态是否正常需满足四个条件,首先是需要有正常的智力水平,二是需要有稳定的情绪,第三要有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还有就是要有正常的社会融入能力。如果一个人无法满足这四个条件,基本就可以判断为非正常精神状态。
郑士全介绍说,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的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情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办法。
患者多为极困难弱势群体 需要更多的社会关爱
在人们的印象中,精神病患者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这样的偏见下,很多人歧视、惧怕、厌恶精神病患者。而实际上,精神疾病早已成为影响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治之症,不少家人甚至隐瞒病情。其实精神病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慢性病,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长期服药,多数病人病情都会得到控制,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从国家卫计委在9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男女比例为1.07:1,有精神障碍家族史的占4.6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高达83.6%;18-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76.1%,患者贫困率达55.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极为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贫困率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治疗依从性低,缺乏足够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如果您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精神疾病患者,我们呼吁您能够摒除偏见,用正常的心态去面对,尽可能地给予他们爱的关怀。
链接 家属怎样照顾精神病人?
1、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
一方面,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其发病的特点,复发的苗头,药物副反应等。另一方面,督促病人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减药停药,药物由家人妥善保管。同时,定期陪同病人到专科医院复查,并做有关辅助检查。
2、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
督促病人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更衣、整理房间、购物、听音乐、做户外活动等,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病人的衣、食、住、行,饮食应当易于消化、营养合理,忌酒、咖啡、浓茶和盲目吃补品。
3、督促病人参加适当的活动
尽量安排病人与社会环境接触的机会,不仅让他们参与家庭事务,还要鼓励他们多与朋友交往,督促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结合病人身体状况、病情许可和兴趣爱好,安排一些文体活动,愉悦身心。
4、营造合适康复的家庭环境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慢性精神病人康复的重要外部条件。家属应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尊重病人人格。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对待疾病,消除悲观情绪。
记者 张庆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