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一天丢一块,尺子两三天断一把,两个月换了三个文具盒;铅笔、钢笔成盒买,一盒不到一月就报销;练习本一摞撑不过一星期……如今孩子频繁购买文具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此有的家长不以为然,有的家长一边吐槽一边仍然掏出钱包。越来越“玩具化”的文具市场,越来越不懂珍惜的“小主人”,“短命”文具究竟谁之过?
■家长
开学一个月孩子文具换个遍
“爸爸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手枪的尺子摔断了需要再买一把,好消息是新买的橡皮丢了但我又找回来了一块。”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打来的电话让市民王先生苦笑不得,因为类似的消息他几乎每天都会听到。“橡皮基本上是一天丢一块,尺子两三天就断一把,新买的文具盒用一天就变形盖不上盖了,本子、铅笔更是成批量地买。儿子不是用文具简直是‘吃’文具。”王先生吐槽。
王先生告诉记者,在家长群里和其他家长沟通时了解到,并不是只有自家儿子频繁更换文具,很多家长都表示给孩子购买的文具短时间就被弄丢或坏掉,“记得刚开学一个多月的时候,有家长在群里开玩笑说,除了孩子没丢,其他都丢了,精心给孩子准备的开学装备一个月时间丢光光。”
■文具店 三人看一个小店,放学时间忙不过来
孩子频繁购买文具带火了学校附近的文具店。近两日,记者走访市区几所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发现,每天放学时间,文具店里挤满选购商品的学生,店员们忙得不可开交。
“阿姨,我要这个尺子!”“阿姨,我买这个本子!”3日下午1点多,正是家长们送孩子返校的时候,临沂一小附近的一家不大的文具店里,店主被一群学生围在柜台前埋头收钱、找钱,根本无暇顾及店里的情况,因为店面太小,不少孩子甚至挤在门口进不去。在沂河实验小学附近一家不大文具店里同样人挤人,三个店员一边帮孩子挑选文具一边收钱一边看管店内秩序,“基本上每天上下学的时间都是会这么忙,因为文具种类多,销货量又大,很多东西都得在店里有备货,所以一到放学时间店里就挤不开人了。”店员告诉记者,一些学生已经是店里的“老顾客”基本每天都会买些文具。
■退休教师 孩子频换文具 好习惯难培养
今年60岁的退休教师杨兴奇至今对自己求学时用过的钢笔印象深刻,“那是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花了六角五分钱买给我的,当时真是拿着当宝贝,爱惜得很,一直到我高中毕业都还在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杨兴奇成为一名教师,他回忆说,那时候文具种类渐渐多起来,但是文具对于孩子们来说依然是珍贵的东西,“那时候书包都是自家拿布做的。班里也就三分之一的孩子能有文具盒,钢笔、圆珠笔倒是都有但不多,每人也就一两支,都很爱惜,很少有故意损坏的。”
“现在的孩子就是太娇惯了,不懂得珍惜,文具丢了、坏了都无所谓,反正家长会给买新的。”谈起如今孩子频繁更换文具的现象,杨兴奇摇摇头叹息,“现在生活条件充裕,很多家长根本不在意这几块钱,但是要知道这可不只是多花几块钱的事,关系到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品质的培养啊!”
记者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