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困难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临沂蒙阴县以产业扶贫为突出特点,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大力抓好果品产业、兔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来料加工产业、农村电商5大富民产业,为全县3.57万名贫困人口插上脱贫的翅膀。
71岁徐美凤老人向众星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李长富询问喂养长毛兔的方法。
托管代养、入股分红……3000余贫困户养上致富兔
“李社长,你看我一顿给兔子喂这么多饲料,行吗?”2月26日,在蒙阴县旧寨乡殷家岭社区,71岁徐美凤老人正向众星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李长富询问平日喂养长毛兔的方法。记者了解到,徐美凤老人的老伴今年80岁,生活不能自理,大儿子有残疾,女婿疯癫,家里无稳定的经济来源,十分困苦。老两口平日仅能喂些鸡鸭、种点菜维持生计。
去年,团省委在这里挂职的第一书记王政向村民李长富注资15万元扶贫资金,加之其个人出资的20万,建了养兔场,成立了众星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提供良种长毛兔、入社分红、安排到养殖场务工等方式吸纳村里23户贫困户入社,徐美凤老两口成为社员,并开始养殖长毛兔。
“全殷家岭社区共有69户贫困户,目前加入合作社的23户贫困户中已有15户脱贫。”众星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李长富介绍说,还未脱贫的8户分成了3种情况:2户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合作社和他们签订合同,实行保底分红,也就是说如果贫困户年收入达不到省定扶贫标准人均3371元的话,合作社兜底补齐;5户有些劳动能力,合作社提供长毛兔、饲料、技术、防疫等,兔毛也按照市场价保底收购;最后1户则选择在合作社工作。
而在桃墟镇蒋沟桥村,84岁的贫困户李兴成则领上了“分红工资”。在该村挂职的省派青岛科技大学第一书记卢中彬将带来的约14万元帮扶资金投给了养兔大户,为无劳动能力的66户贫困户代养长毛兔,通过每年按时领取分红工资的形式助贫困户脱贫。
据了解,蒙阴县作为长毛兔之乡,延伸扩展长毛兔养殖和兔毛深加工全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发展带动能力。目前全县长毛兔存栏量达到600余万只,年兔毛产量4000多吨,存栏量和兔毛产量均居全国县区第一位,全县万兔村36个,千兔场180处。目前,该县已有3200户贫困户养上了“致富兔”,助他们实现脱贫。
水、电、路上山 蜜桃卖出好价钱
“以前,我们村就是靠天吃饭,遇到好年景,山上的果品丰收了,但上山的土路却被雨水冲坏了,本来在果树上能值5元/个的桃子,到了经销商手里,却连2元钱都不值……遇到干旱年份,山上没水,村民为了保住果树只能将未成熟的果子连同果袋一起扔掉,不仅一分钱没挣,还将投入的化肥、农药、果袋等费用一起赔进去。村民曾试着打过井,可是电压低,根本抽不上水来。自从2015年王书记来到我们村帮扶后,我们村一切都变了……”26日,记者见到了一封写给第一书记王政的“匿名”信,写信人是位大学生。
26日,记者在旧寨乡殷家岭社区并未见到去外地开会的第一书记王政,但还是从村民口中了解到不少他的事迹。有村民说,第一书记王政在了解到村民最亟需解决的是山上架电及果树的灌溉问题后,他协调65万元资金,为村民生产、生活及项目开发提供电力保障;投资25万元,扩大水利灌溉,又协调资金实施修路项目,打通、修好了村民期盼多年的奔小康致富路……其中,帮扶村一组的庄前大洼、石头岭、八亩岭区域460亩蜜桃,每亩增产上千斤,一组58家贫困户,人均增收800元以上,二组52家贫困户,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同时,王政还对帮扶村原有144家贫困户重新鉴定。通过党员、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对32家不贫的“贫困户”自然脱贫,新吸纳5家真贫的贫困户。
26日,记者见到了王政的爱人韩梅。原来,为了照顾王政,韩梅也来到了这个小山村,两人一起在这里扶贫。生活中两人经常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走访慰问卧病不起的困难户,赢得了村民的爱戴。去年下大雪时,气温零下十几度,村民们还特地为他们缝了棉裤送去。
据悉,五年来,全市共有省、市、县选派“第一书记”4659人,由此驻村帮扶减少贫困人口40余万,占全市脱贫人口的62%。
又挣钱又能照顾老小 贫困户家门口找到好工作
下午4时许,云蒙湖生态区北太平社区的来料加工厂内,格外繁忙,几十名妇女坐在缝纫机前加工编织袋。
北太平社区村党支部书记李作玉告诉记者,蒙阴石龙玉美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0万元在村上建了这个来料加工厂,解决了村上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不少问题,妇女们不仅能够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而且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村里两名贫困户就在这里上班。其中一位贫困户刘桂英,今年51岁,家里十分困难。去年,经过村书记的帮忙,她来到了厂里上班,一个月能挣1500元。“我没啥文化,以前只会种地,别的活也不会干,这份工作,让我在家门口就挣到了钱。”刘桂英感激地说。
在“家门口”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手工业、小微企业等形式来挣钱,特别是解决妇女就业、助贫困户脱贫等问题,北太平村探索出一种很好的形式。此外,桃墟镇桃墟村还尝试利用桃木多的优势,在镇驻地开起工艺品加工公司,依托金融扶贫富民项目,让4位贫困户按月吃上了公司“分红”。
目前,蒙阴县已有来料加工企业、加工点185个;从业人员6697人;2015年新增加工企业、加工点72个;全年累计发放加工费1.2亿元。人均月增收1600元,形成了服装鞋帽、饰品玩具、包装绣品、电子元件等六大特色产品,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 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