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在莒南县文疃镇,一颗普普通通的原生艾草,经过采收、晾晒、加工、包装等工序,变身成为“市场宠儿”。一棵艾草,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开辟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3月26日,临沂众鑫艾叶农业有限公司院内,机器轰鸣,阵阵艾香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忙着粉碎艾草,打制艾绒,封装艾条……好一派繁忙景象。正在指导工人作业的公司负责人吴力凡介绍说:“别看艾草小,全身都是宝,它还是老百姓增收的‘黄金草’。”
今年30岁的吴力凡,是莒南县文疃镇银子窖村人。2016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从事饲料经销业务。202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养生行业市场渐盛,需要大量艾制品初级产品。他想到家乡漫山遍野的艾草资源,却未给乡亲们带来增收致富的途径。面对这一天然优势,他心动了,决心抓住康养这一“新风口”。为此,他三上河南南阳、湖北蕲县艾草加工基地实际考察,深入养生体验馆反复调研。2022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租用土地6000平方米,联合东阿九鼎艾药业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建成一处艾草加工场,注册了临沂市众鑫艾叶农业有限公司,同安徽皖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为山东东阿莲花艾原材料和野生艾绒收购及加工合作单位。
野生艾,喜阳光,耐寒耐干旱,在文疃镇大面积生长。野生艾不仅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而且能暖气血,温经脉,是良好的中药材。为挖掘野生艾草的资源优势,助推企业发展,吴力凡在原材料收购季节,坚持以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格,回收村民晾晒的野生艾草;在生产环节积极吸纳周边村民进厂务工,月平均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
“俺们不像年轻人,可以外出打工,村里建起了艾草加工厂,俺老两口在这里务工,一年下来也能收入7万多元。这多亏了创业青年吴力凡。”62岁的陈家庄村民陈为玉和吴士粉夫妇对此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
薛兰沟村村民滕金娜,丈夫患病生活困难。吴力凡优先安排她在艾草加工厂务工。“打制艾绒,压艾绒柱,装艾绒条……都是些简单的手工活,我平均每月能挣到4000元左右。”说罢,滕金娜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依托艾草采收、加工等环节,采用“公司+农户”的共富模式,带动农户劳动就业80人,其中26户为困难群众。2023年企业年加工艾草4000吨,实现产值1000万元。短短两年间,小艾草逐渐长成了富民大产业。
展望未来,吴力凡信心满满。一方面,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积极建设艾草示范基地,走实“公司+基地+农户”的富民路径。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整合互联网平台和农村原生艾草资源,拓宽营销渠道,发展多元化营销模式,将野生艾草产业做大做强,为构建“康养小镇,草本之乡”贡献力量。
(通讯员 陈长松)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