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见证大变化” —兰陵县长城镇党员群众眼中的这十年

2022-10-25 14:0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童童 高胜楠
play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童童 通讯员 高胜楠 临沂报道

  “过去5年和新时代以来的10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与全县、全市一样,新时代的10年也是兰陵县长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10年。10年间,长城镇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在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长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高合坤说,要紧紧围绕建设“鲁南经济圈工业强县、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区、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提供长城坚强组织保障。

  看变化、话发展,产业振兴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十年来,长城镇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壮大经济实力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快种植结构调整,依托84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载体,大力推动农文旅三产融合,着力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试点村新华村民宿建设已经竣工。十年来,长城镇充分发挥产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不断增强品牌价值,充分挖掘长城辣椒、二庙驴肉等传统产业的优势,完成了长城辣椒、二庙驴肉等优势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认证。注册了好好吃饭、八大洼等14个农业品牌,成立了长城镇电商服务中心。全镇共有蔬果种类达上百种,初步形成了“春有草莓、夏有葡萄、秋有猕猴桃、冬有雪梨”四季瓜果飘香的产业发展格局。

  “过去我们沙园村是兰陵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主要靠种植维持生计,但受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的制约,农业产业基础薄弱,日渐衰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村民收入很低。十八大以来,我们村发展土地承包、流转,尤其是在2018年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来,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变化”,长城镇沙园村党支部书记赵宗战指着眼前成熟的阳光玫瑰葡萄说。

  谈感悟、聚班子,党建引领增强村级组织堡垒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强村富民,必须有一支坚强有力的班子。近年来,长城镇以县委“四雁工程”和“速度兰陵”目标为遵循,按照“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着力推进基层党建治理新格局。为建强班子,固定每月10日、25日为学习日。坚持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相结合,打破“就地取材”模式,多渠道选任,实现组织意图、群众意愿、人岗相适的有机统一,推动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动态化、年轻化、知识化、能人化。实施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提升活动,针对破旧村庄对村党群活动中心进行整体提升,院内外墙体整体粉刷,院内外路面整体硬化。文化阵地不断完善,为便于党员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50个村庄在广场新建灯塔影院大屏,建设红色文化阵地,以智能化服务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党员红、支部红、阵地红”。

  “十年时间,村村通、户户通的路是越修越宽,村庄环境早已蜕换出美丽整洁的新装,家乡越变越好、也越变越美,一草一木都在见证着我们村的十年大变化。”长城镇城南村群众赵佃启、赵俊亮、赵崇刚围坐在老槐树下惬意地谈笑聊天。

  向未来、换旧颜,乡村振兴实现美丽乡村华丽转身

  十年来,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乡村发展日新月异,城镇建设步伐稳健。十年来,长城镇先后在镇驻地建成了永顺、姚村等社区,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大幅度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身边的农村有了大变样,现在村村都有水泥路,户户都通互联网,家家都有自来水,一步步让“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变为现实。2021年,紧抓S229省道大中修契机,集中精干力量,多方筹集资金,配套路灯,清理店外经营,持续开展“绿满长城”行动,栽植各类绿化苗木,常态化保持环境整洁,实现了“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全覆盖。精心打造涉及24个自然村、30个重要观摩点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精品线路,重点打造了沙墩、沙园、城南等10个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顺利迎接了多次省市县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乡村振兴观摩会。

  十年间,城乡品质显著提升,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日益提升,十年磨一剑,在过去的十年里,长城镇铸就了新的辉煌。而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需要新作为。长城镇将从过去的十年中汲取经验,悟出道理,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争取在下一个十年交出让长城镇人民更加满意的新答卷。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