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王金慧 通讯员 高胜楠 临沂报道
2023年以来,兰陵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市纪委,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深度参与“12345·兰陵首发”工作,聚焦干部作风突出问题,健全关口前移、跟进监督、约谈督办、闭环管理“四项监督”机制,助力全县热线办理提质增效。
做实“关口前移”,强化源头治理,矛盾纠纷未诉先办
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沉”。建立委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接诉机制,每月初到“后进班子百村攻坚”村入村坐班,通过蹲点调研“挖”、组织群众“提”、入户走访“谈”等形式,全方位“打捞”群众诉求,及时分析研判解决,做到群众诉求未诉先办。
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以源头治理为切入点,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将“坐堂会诊”变为“举一反三”,结合开展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等活动,积极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诉求,从源头上降低“12345·兰陵首发”热线诉求数量。
用“警示教育”去“震慑一片”。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对查处的“12345·兰陵首发”热线办理过程中的责任、纪律、作风问题,及时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加大反面震慑,不断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
持续“跟进监督”,深入一线督办,推动落后进位提次
推进“嵌入式”监督,节点化管控。成立县纪委监委热线监督专班,每周与“12345·兰陵首发”工作专班进行沟通对接,紧盯热线办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持续开展嵌入式监督,推动实现接诉即办、办就办好。
开展“台账式”跟进,清单化督办。建立重点跟进监督台账,把监督力量向热线考核落后部门、乡镇和村居倾斜,集中运用约谈提醒、现场督办、线索交办等方式,督促后进单位“进位提次”。
扎紧“全链条”管理,系统化提升。健全12345热线督办、考核和问责机制,用好“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监督闭环机制。对每月热线办理考核排名靠后的乡镇和县直部门进行约谈,指导并督促责任单位主动发现、查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如长城镇经约谈督办后,工单总量月均由900余件,持续下降至6月份320件,考核成绩位居全县第一,全市第23名,较2022年第四季度提升128名。
严格“约谈督办”,撬动作风转变,急难愁盼接诉即办
开展调研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定期梳理共性问题多、疑难复杂、工单量大、考核成绩长期落后的部门单位,深入一线摸实情,座谈交流拖实底,找准症结所在靶向施治。
定期约谈督办。每月初组织召开重办工单约谈督办会议,对上月的多次重办工单集中约谈直接承办人。每月中旬对排名居后的单位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每季度对上季度热线工单办理排名靠后的部门单位进行重点督办。
召开联席会议。对疑难工单、权责不清工单等通过集中分析研判、联合现场督办等方式,合理划分责任,明确职责部门,针对阶段性工作重点和领导批示要求,下发监督建议书、工作提示函,实现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性问题专项解决。
建立“闭环管理”,严肃执纪问责,落实落细主体责任
广泛排查线索,严查最差工单。通过工单集中筛选、12345·兰陵首发办公室移交、领导签批、市纪委交办等方式广泛起底问题线索,重点梳理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等领域的热线工单,会同县热线办评选“最差工单”6期,坚持快查快结,共处分处理10人。
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追责问责。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线索,既督促解决工单反映问题,更深挖工单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严格一案双查,精准问责22人。
推动整治提升,放大监督成效。紧盯“难办的事、该办不办的事、群众最不满意的事”,精准筛查线索、严肃追责问责、强化通报曝光,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