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金慧
茫茫枣园连天碧,串串琼珠接地红。在兰陵县车辋镇忠义村石廊山上,令人垂涎欲滴的大枣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枣园里绿叶丛中,到处是枣,一颗颗清里透红的鲜果,如珍珠赛玛瑙,洋溢着浓浓的枣香,而让此处石窝披“绿装”、荒山变“果山”正是兰陵县人大代表,车辋镇忠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兰陵县红丹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廊山农业发展家庭农场主要负责人李磊。
“骨干”变“归雁”,家乡荒山成青山
1994年,高中毕业后进入“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从事建筑行业,一干就是20多年,离职前已任项目管理岗,负责工程质量验收等业务。期间调至浙江省安吉县工作,并多次到过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在这里,眼见的一切都感觉新鲜,同时一种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余村就是“长”在绿水青山里,那里有竹笋店、有茶园、有景点……大伙儿还都有分红。“俺村也在深山里,那百亩荒山的产出,也抵不过人家一个茶园。要是这些能换回钱的植物长在俺老家的山上,那该多好!”不觉间,眼角已湿润。
2017年,回家探亲期间与当时驻村第一书记贾瑞君结识。后来,兰陵县出台了《“四雁工程”实施意见》,经贾瑞君引导,开始回乡创业,并立志要把村里的荒山变成青山。
“青山”变“金山”,支部带富有门路
2018年,承包村里200亩荒山,整地、挖井、铺路、架电……配套基础设施;调研、学习、考察、规划……确定种植“红丹脆枣”;浇水、施肥、修枝、防虫……2万余棵枣树苗成活率高达95%以上。当年10月,临沂市兰陵县石廊山农业发展家庭农场注册成立。
2019年,党支部领办的兰陵县红丹枣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60%的枣树成功挂果,成功收获鲜枣10万斤,纯收入达到了4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
2020年,完成“石廊山”商标注册,红丹脆枣生态果园被评为“兰陵十大特色种植基地”,合作社也荣获了“临沂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
2021年,村“两委”换届,当选了忠义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规划“村兴民富”美好蓝图,鼓励民办企业,置办收购市场。
2022年,红丹脆枣订单销售模式已成熟,又成立了总面积180亩的黄烟种植基地,探索村集体与合作社的劳务合作模式,每天100元的劳务价格为100余名村民提供灵活就业岗位,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
2023年,进一步改进红丹脆枣管理模式,产量已达15万斤,收益在60余万元,可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同时,为抱团发展、共同致富,与沙沟村、南漫溪村等5个村筹办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相关材料已报县级审批。
“穷村”变“富村”,人人都是奋斗者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作为工作开展“晴雨表”,全面开展“三富”行动。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变“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村级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开展道路“硬化”4条4800平方米、“绿化”苗木4种、“亮化”路灯30盏、“美化”墙体13000平方米、修渠3条2900米、打井6眼、修桥2座、新安监控21个、新建乡村大舞台1个、公共游泳池1个、漫水桥2座,使村民生活生产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加速了宜居宜业新农村的建设。
丰富精神生活,文化润“富”。始终坚持以“服务民生创文明、携手共建新农村”的理念,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文化和时代先进文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活动等,常态化开展“讲”“评”“帮”“乐”“庆”等文化生活,营造了“村美、人美、乡风美”的和谐氛围。提高服务效能,善治护“富”。坚持“党建引领促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抓实、抓细、抓紧村级各项治理工作。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的问题,开展防洪防涝、防火防灾等底线性工作,做实水、电、网、路灯等基础设施维护,以“阳光议事、民主公开”的方式加强村级管理监督,以为群众服务质量的提升赢得群众的满意。
李磊先后获得“兰陵鸿雁”“王传喜式好支书”等荣誉称号,2021年当选为兰陵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忠义村先后获得“市级卫生村”“十无”平安村居等荣誉称号。
蓝图已绘,未来可期。李磊常说,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是他的目标,兰陵县车辋镇忠义村是他发展的动力,干群一心,共同奋斗,誓把“荒山变金山”,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目标稳步迈进!(通讯员 殷晓龙 王家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