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金慧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部署,兰陵县应急管理局聚焦基层治理最末梢,积极开展应急系统执法力量进网格工作,创新融合“网格+”安全监管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拓展网格服务管理功能,助力基层治理大提升。
“网格+联系”,畅通基层诉求反映渠道。兰陵县应急管理局制定并下发《应急系统执法力量进网格工作方案》,实行县局领导班子成员包乡镇、专业执法人员进网格工作模式,全县应急系统173名应急力量下沉网格,确保执法力量全覆盖,及时把握基层发展的着力方向,推动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商共治共享。7月下旬以来,县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到包保乡镇开展全县应急系统下沉网络培训工作会议。通过发放《兰陵县应急管理系统下沉网格指导手册》,在村委宣传栏、小广场、卫生室、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兰陵县应急管理系统执法力量进网格公告》等方式,执法人员亮身份,公开联系方式,架起与基层企业、群众交流的桥梁。下沉人员通过深入村镇一线,与工作区负责人,村级网格员、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谈心谈话,深入了解了网格基本情况,掌握企业、群众热点诉求。
“网格+宣传”,推动基层政策措施落实。县应急局组织辖区企业、村级网格员、群众集体观看了网格非法事故警示片,通过事故案例给辖区企业人员、各村网格员敲响警钟,及时宣讲国家、省、市、县重要文件政策、重要会议精神、重要决策部署,要求辖区内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要落实落细,全面筑牢辖区安全屏障。企业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防控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在执法力量下沉网格工作中,县应急局还邀请了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普法宣传作用,结合夏季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社会监督员向网格员和群众及时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常识以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提升居民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
“网格+监督”,掌握基层安全生产状况。县应急局通过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网格化工作体系,优化安全生产网格事项清单,将网格员打造成执法检查一线的“哨前兵”“探路人”。有效聚合多方力量,构建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的安全生产快速反应和处置机制,在网格内建立安全问题隐患“病症”清单,开出精准治理“药方”,高效落实安全生产隐患闭环管理机制,有效形成“统筹协调、联动协作”安全防治格局。下沉执法人员通过政策咨询、现场督导、警示教育、约谈提醒等方式,定期对责任网格区域进行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督导检查,做到安全生产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全面了解责任网格的安全生产工作状况,监督、指导责任网格的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重大安全生产及其他方面问题,及时消除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盲区,确保网格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不出问题。
“网格+培训”,增强基层安全治理能力。8月2日,兰陵县举办安全生产专题直播培训班,各乡镇村级网格员通过收听直播参与培训。培训系统讲解了《全县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行动工作方案》,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厂中厂”危害,并对“厂中厂”摸底排查工作进行系统培训,专业知识的学习使网格员更准确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积极拓宽安全治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将“网格+培训”模式打造成网格员提升安全治理能力、服务水平的“充电桩”,推动网格员队伍安全治理专业化建设。
“网格+执法”,提升基层综合风险管控。7月至9月底,由县安委会牵头,组织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依托基层安全网格力量,深入开展“厂中厂”大排查、城乡接合部小企业(小作坊)大排查行动,做到彻底排查不留死角、严厉打击绝不姑息、强力整治不留后患,推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破解基层安全监管难题,实现“人在网中走、隐患在格中除”。严格落实“村居上报、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安全生产打非工作机制,破解安全生产打非工作“最后一公里”难题,促进问题隐患在网格内发现、在网格内解决。村居上报、基层“吹哨”后,网格责任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回应,组织人员现场核查,实现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随时发现、随时上报、随时查看、随时处置,及时消除辖区的安全隐患问题,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下一步,兰陵县应急管理局将继续推进应急系统执法力量进网格工作,加大企业和群众宣传力度,畅通基层诉求反映渠道,切实解决基层反映的各类问题隐患,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不断提高基层企业、群众对应急部门的满意度,有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通讯员 臧慧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