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金慧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今年以来,兰陵县神山镇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通过打造新机制、勾勒新路径、培育新动能、推动新跨越,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推动镇域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
新机制——摸排联系,树好爱才风向标
第一,神山镇牢固树立人才工作“一盘棋”意识,严格落实“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成立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负责协调推进全镇人才工作,结合神山镇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等当前工作有机结合。第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现代高效农业等10个领域,党政军类、专业技术类、企业管理类、高学历类等四类群体,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深入镇域企业、村户进行全面摸排,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库共计161人。第三,健全人才联系机制,建立联系服务人才和企业包保台账,每位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镇域企业1家、镇域人才1人、在外专家1人,在重要节日、人才取得重大成就或遇到发展瓶颈等关键节点通过约见交谈、走访慰问等方式,与人才结对子、交朋友、解难题,增强高层次人才归属感和获得感。
新路径——人才新政,打通引才大动脉
第一,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持召开有关人才工作党委会、专题会4次,组织全镇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临沂市“1+N”人才新政等相关文件及人才相关会议精神。第二,结合春节、中秋假期人才返乡的有利契机,组织召开在外人才“感知家乡·共话发展”座谈会2次、高层次人才对接交流座谈会2次,走访慰问返乡人才4次,电话微信慰问在外人才40余人次,引导更多在外优秀人才心系家乡发展,为神山发展建言献策、反哺家乡。归雁人才刘华清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50万平方米定制家居项目亚知轩,年产值1亿元,实现税收600万元,为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个,村集体增加收入40余万元。第三,依托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利用村级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发放人才政策宣传材料,在兰陵首发同步推送宣传人才相关政策和人才故事,在全镇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新动能——搭桥培养,按下育才快捷键
第一,聚焦镇域产业发展等需求,组织开展校企对接互访交流会,邀请山东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临沂大学等学校专家教授到企业对接座谈,洽谈合作;省农科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部分专家到镇做专题辅导,与大蒜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大蒜种植、新品研发、人才培养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合作意向。目前该镇华翔鑫农机、长荣环保分别与山东大学就大蒜播种机研发、大蒜资源再利用达成合作意向。第二,以“主题党日+”活动、“干部夜校”“支部建在产业链”等为依托,组织开展农技课堂、产业培训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提升技能。第三,加大对本土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深化“三青项目”,今年以来,招录三青人员10人,均安排到关键岗位、工作一线实践锻炼。累计培育村后备干部76人,积极鼓励支持本土人才报考本土优秀人才公务员的招录,不断为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活力。
新跨越——把脉问诊,打造用才快车道
第一,要用好乡土人才,神山镇全面梳理盘点鸿雁人才资源,建立乡土人才库。“水培花生芽”项目负责人宋善玲、“中达陈师傅”陈向远、“玫瑰姐姐”徐艳玲等鸿雁人才纷纷投入到农业生产培训活动中,通过现场示范、结对培养、以师带徒等传帮带方式,充分发挥本土优秀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人才队伍壮大。第二,要用好助企专员,针对镇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神山镇配备助企专员主动靠上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在项目落地程序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最大程度缩短项目手续办理时间。投资3.2亿元的山东赛德高档石英石板材项目、1亿元的山东达安新型铝制材料和高分子自粘膜项目以及投资1亿元的兰陵亚知轩定制家居项目均实现了当年招引、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神山速度”。(通讯员 王菁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