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乡情”①:融入他乡,在外老乡擦亮兰陵名片

2025-02-08 16:00: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林鹏 冯磊 林子焜
play

  编者按:近年来,兰陵县积极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探索“走出去”党建模式,先后成立6个驻外流动党员党委、48 个驻外党组织。各驻外党组织充分发挥“流动战斗堡垒”作用,融入他乡,服务老乡,回报家乡,在奉献中树立形象,在服务中赢得尊重,成为展示沂蒙革命老区新形象的闪亮“流动名片”。即日起,在兰陵县委宣传部指导下,大众网兰陵工作室发起“兰陵‘乡情’”策划,聚焦兰陵县驻外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新作为,展示沂蒙精神如何在全国各地熠熠生辉。

  大众网记者 林鹏 通讯员 冯磊 林子焜 临沂报道

兰陵老乡(左)在志愿服务中

  1月19日,上海金山区,大雾弥漫。清晨6时许,当许多人还沉浸在周末的美梦中,兰陵老乡张学林便跨上电动车,匆匆驶向金山区亭林医院。他此次前往,是要参加兰陵县驻沪党委松江党总支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7时左右,张学林准时抵达医院,换上红马甲,迅速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在医院里,他时刻留意着患者们的需求。“您需要先去交费,再来取号拿药。”看到有患者初来乍到,面对医院的流程手足无措,张学林第一时间上前,温馨提示。从早上七点半到上午十一点,他不知疲倦地协助患者取号,数量超过200个。尽管在取号机前站立了数小时,身体十分疲惫,但张学林内心却充满了快乐,他说:“帮了别人,自己也开心。”

  常年志愿行,传递温暖光

  在亭林医院开展志愿服务,兰陵县驻沪党委松江党总支已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份坚持,源于党员内心深处的自我严格要求。

  驻松江党总支党员房守云,2014年来到上海。在努力打拼事业的同时,始终秉持着党员的奉献精神,力所能及地参与各类志愿服务。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在医院做志愿服务的“中国好人”彭亚芳,两人相谈甚欢,结为忘年交。与彭奶奶的交往,不仅让房守云的心态变得更加乐观豁达,也让她对志愿服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受房守云的影响,身边的同事们也纷纷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一段时间后,细心的房守云察觉到亭林医院对志愿服务有着较大的需求。于是,她找到驻松江党总支书记曹磊,汇报了这一情况,并共同商讨组织流动党员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协助导诊等工作的可行性。曹磊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志愿活动可以让党员们有参与感,也是很好的党建活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曹磊如是说。

  从2023年8月开始,驻松江党总支通过在支部群发布信息、组织党员在志愿者平台注册等方式,广泛发动流动党员参与,这一倡议得到了众多流动党员和兰陵老乡的积极响应。

  李证老家在兰陵县鲁城镇,现居住于上海闵行区。为了参加志愿服务,最初他每次打车都要花费 45 元。得知这一情况后,驻松江党总支特意协调其他志愿者,顺路带上李证一同前往。家住车辋镇的兰陵老乡宋恩洲,在上海从事保安工作多年,经常需要上夜班。即便如此,他在2024年依然参加志愿服务达20次,时长累计80小时。对此,宋恩洲直言:“每次帮助患者,就会感到很快乐。”

  时至岁末,尽管许多人已经返乡,但亭林医院的接诊量依旧居高不下。对此,医院一名医护人员感动地说:“兰陵老乡在亭林医院的志愿服务,确实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有一次,房守云在亭林医院检验科帮忙时,一名年轻患者突发胃黏膜穿孔,被同事紧急送到医院。看到患者痛苦难受的模样,房守云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帮患者挂急诊,并联系导诊台,走医院“绿色通道”,使患者得以及时救治。

  驻松江党总支流动党员李坤说,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流动党员们积极参加亭林医院组织的常规培训,确保在正式上岗前,对医院的各个科室布局、区域划分了如指掌。如今,驻松江党总支正研究制定流动党员志愿服务排班制度,计划安排轮流值班,让志愿服务更加规范、更具实效。

  志愿服务,只是兰陵流动党员融入他乡的一个缩影。兰陵县积极引领外出流动党员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显身手、展风采,为外出流动党员先进性建设和对外形象的树立起到重要作用,打造了兰陵外出流动党员“闪光名片”。以上海为例,流传着 “一天不见鲁 Q, 吃菜就犯愁” 的说法,大量蔬菜由兰陵人供应,他们不辞辛劳,早出晚归,确保每天都能将最新鲜的蔬菜送到当地市民的餐桌上,有力保障了蔬菜供应,稳定了“菜篮子”。

  筑牢流动堡垒,打造党员之家

志愿者(右)协助取号

  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

  在驻松江党总支会议室内,如何提升基层组织力和严格党组织生活等内容,以醒目的方式张贴在墙上,为组织生活的开展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标准。党总支书记曹磊告诉记者:“要让驻沪流动党员有个‘家’,就必须让党建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如今,借助志愿服务搭建起的友谊桥梁,驻松江党总支与亭林医院的党建互动日益紧密。除此之外,驻松江党总支下设的各党支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学习等活动,确保各项活动落到实处。为了让流动党员接受教育,驻松江党总支还专门邀请“中国好人”彭亚芳为流动党员上党课,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大家深受触动。

  驻松江党总支徐汇党支部书记刘保珠介绍,考虑到一些流动党员路途遥远、居住区域分散等实际情况,学习存在诸多不便,虹口、黄浦、长宁、静安等上海中心城区的流动党员,常常利用非工作日时间,齐聚驻徐汇区党支部共同学习,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在苏州市南环桥市场,80%以上的卖菜人都是兰陵老乡。许多流动党员每天需要照看摊位,时间紧张。兰陵县驻苏流动党员党委书记蔡向云介绍,仍然坚持组织大家不定期开会,加强理论和政策学习。

  为了让党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深入人心,除了常规的学习,驻松江党总支还精心组织党员们走出会议室,前往嘉兴南湖、上海沂蒙精神展馆等红色基地,接受深刻的党性教育,进一步激发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各驻外党组织带领党员们深入医院、敬老院、幸福老人村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流动党员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无论开会,还是组织参加活动,流动党员非常踊跃。”驻浙流动党员党委第三党支部书记孟祥伦讲述着可喜变化。

  兰陵县驻沪(苏、浙)流动党员党委副书记宋峰介绍,针对驻外党组织离家远、服务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兰陵县充分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和互联网资源优势,以思想道德教育、业务技能培训和普法教育为重点,创新推出了“在线学习、在线辅导、在线监测”三位一体的网上教学模式。每个流动党员党委、党支部都建立了微信群,将学习内容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及时发送给党员。同时,配合每月定期讲学、随时跟踪送学、年末返乡补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确保所有党员应学尽学,实现了参学人员和学习内容的全覆盖,有效提升了驻外流动党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多方联动,共促融入发展

  如今,兰陵县各驻外党组织积极组织流动党员、老乡,踊跃参与所在地的执勤、环卫等志愿服务活动,并主动与相关单位部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军峰党支部与当地农业银行开展党建联建,双方在交流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驻青浦区党支部则积极参与所在地党支部的党建共建活动,积极参加村居社区组织的讲党课、观影等活动。驻青浦区党支部书记陈玉华表示,支部还计划邀请当地党组织到上海沂蒙精神展馆参观,让更多人感受沂蒙精神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宣传推介兰陵。

  在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组织开展看村居发展的活动,特别邀请兰陵县驻浙流动党员和兰陵老乡参加。通过实地参观,大家亲身感受当地的新面貌、新变化,不禁为自己能够作出贡献而自豪。兰陵县驻浙流动党员党委书记王玉国认为,这种双向互动的活动,为在外流动党员更好地融入当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书记张玉庆感慨地说:“党组织的成立,给我们兰陵县在外务工群体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党员离开家乡后,曾一度因为没有固定的学习和活动场所而缺乏归属感。如今,随着党组织的成立,通过系统的党员教育学习,以生动的故事和典型案例,向大家讲解形势、政策和环境,阐释‘合则两利’的道理,引导在外兰陵人积极向上、向善,以实际行动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兰陵县驻外党组织和党员们,正以实际行动在他乡发光发热,不仅为当地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也为家乡兰陵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让沂蒙精神在异地他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