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乡情”②:服务老乡,在外有家的温暖

2025-02-09 09:11: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林鹏 冯磊 林子焜
play

  编者按:近年来,兰陵县积极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探索“走出去”党建模式,先后成立6个驻外流动党员党委、48 个驻外党组织。各驻外党组织充分发挥“流动战斗堡垒”作用,融入他乡,服务老乡,回报家乡,在奉献中树立形象,在服务中赢得尊重,成为展示沂蒙革命老区新形象的闪亮“流动名片”。即日起,在兰陵县委宣传部指导下,大众网兰陵工作室发起“兰陵‘乡情’”策划,聚焦兰陵县驻外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新作为,展示沂蒙精神如何在全国各地熠熠生辉。

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书记张玉庆(左)介绍服务老乡情况

  大众网记者 林鹏 通讯员 冯磊 林子焜 临沂报道

  最近,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青浦党支部书记陈玉华代理的一个老乡案件,即将进入执行程序。这一消息,让涉案的兰陵老乡满心欢喜。

  这不是个例。在异地他乡,兰陵县驻外党组织和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老乡的关爱,让每一位在外的兰陵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法律援助,为老乡权益保驾护航

  为帮兰陵老乡讨要货款,陈玉华一直在奔走。

  原来,这位老乡在上海从事蔬菜配送生意。然而,对方前后拖欠货款达400多万元。在求助无门之际,老乡找到了陈玉华。由于蔬菜配送大多采用传统方式,取证极为困难。但陈玉华凭借专业素养和不懈努力,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证据收集工作,最终获取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证据,为老乡维权筑牢了根基。

  为在外老乡提供法律援助,陈玉华多年来从未间断。2008年,陈玉华离开老家兰陵县南桥镇奔赴上海。此后十余年,他以兰陵人的韧劲,在上海成功站稳脚跟,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同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陈玉华主动为兰陵老乡排忧解难。

  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后,陈玉华变得更加忙碌。“只要老乡有需求,我必定全力以赴。”陈玉华坚定地说。在长期提供法律援助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一些常见问题。“有些老乡打零工,对方写欠条时仅写名字。一旦联系不上欠款人,维权就会陷入困境,毕竟全国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 为此,陈玉华经常在老乡群里分享法律知识,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如何签订规范合同、保留有效证据等,提醒老乡们提前规避风险。

  组织关怀,成为老乡坚实可靠“靠山”

  如今,兰陵县驻外流动党员党委充分发挥“流动堡垒”职能,切实成为外出务工经商群众的坚实“靠山”。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书记张玉庆表示,党组织成立后,就是在外老乡解决难题的“娘家”。无论何时,只要有老乡前来寻求帮助,党组织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提供协助。

  在化解兰陵老乡矛盾方面,党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曾经有老乡因生意合作产生纠纷,关系剑拔弩张。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得知后,迅速介入,分别与纠纷各方耐心沟通,了解事情原委,从乡情亲情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成功化解矛盾,维护了在外老乡的团结稳定。

  兰陵县驻沪(苏、浙)流动党员党委副书记宋峰介绍,兰陵县在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同时,赋予驻外党组织更多职能。分别依托驻外党委设立了流动党员纪委、工会、妇联、团委、检察联络室、劳动维权中心等多个配套组织。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流程,为外出流动党员群众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在这里,老乡们不仅能解决实际问题,更能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

  兰陵县还为在沪务工经商党员群众开展政务服务“沪鲁通办” 帮办代办工作,依托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及流动党员党支部,设立便民服务点,组成“沪鲁通办”红色网络,实现上海和家乡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2022年,兰陵籍老乡秦女士从上海回兰陵购房,之后需将公积金异地贷款证明交回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由于时间紧迫,没等审核完毕,她就匆忙赶回了上海。加之工作繁忙、路途遥远,秦女士一直未能办理此事。得知这一消息,驻沪流动党组织迅速行动,代收件、帮跑腿,及时与家乡取得联系走程序。兰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安排专人全程服务,高效办理了相关业务。“没想到这么方便,这下不用来回折腾了!”秦女士激动地说。

  爱心汇聚,传递温暖彰显大爱

兰陵县驻浙流动党员党委书记王玉国介绍服务老乡情况

  关键时刻,兰陵人总能展现出无私的大爱。

  几年前,有兰陵老乡在杭州务工时不幸被烧伤,仅手术费就需要 30万元。兰陵县驻浙流动党员党委得知后,第一时间组织捐款活动。倡议书一经发出,老乡们纷纷响应,短短七天时间,捐款数额就超过了30万元,让烧伤患者得以及时救治。

  “我们原本计划10天筹集20万元,没想到大家的爱心如此热烈,捐款速度远远超出预期。”兰陵县驻浙流动党员党委书记王玉国感慨地说,这次爱心之举,充分展现了兰陵人强大的凝聚力。

  一个个爱心故事,持续温暖着在外老乡的心。一名老乡在上海工地打工时突发疾病,家属找到工地协商,遭到对方的无视。走投无路之下,他们找到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军峰党支部书记周军。周军毫不犹豫出面积极沟通。经过努力,工地负责人最终主动与病人家属取得联系,协商后续事宜。目前,这名老乡正在稳步康复中。

  除了对求助的老乡伸出援手,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松江党总支还将工作前移,要求党员们积极收集线索,主动寻找并帮助那些有潜在需求的兰陵老乡。各驻外党组织扎实开展流动党员直接联系和服务兰陵籍务工经商群众活动,采取“网格化管理、量化式督导”的方式,根据务工经商人员的从业特点、地域分布,将外来务工经商群众划分为相关行业网格。所辖区域的流动党员通过发放联系卡、到摊位与老乡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全力帮助外来务工经商群众解决子女入学入托难、生病就医难、租房住房难、劳动维权难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宝山党总支,下设江杨市场党支部和曹安市场党支部。其中,江杨市场涉及兰陵老乡1.5万人。在党总支的带领下,流动党员们积极为在沪兰陵老乡协调摊位,为解决就业难题,还提供安保、后勤、保洁等各类就业岗位,这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当地的高度认可,获颁特别贡献奖。

  “我们之前建立的各种群,为老乡信息共享搭建了便捷平台。如果谁缺货,在群里喊一声,马上就会有回应。”驻宝山党总支书记王存才说。此外,驻宝山党总支还积极与当地银行沟通协调,针对兰陵老乡的经营特点,量身定制贷款方案,为老乡们解决资金周转难题,实现了银行与兰陵老乡的 “双赢”。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