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乡情”③:回报家乡,为家乡发展不遗余力

2025-02-10 09:1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林鹏 冯磊 林子焜
play

  编者按:近年来,兰陵县积极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探索“走出去”党建模式,先后成立6个驻外流动党员党委、48个驻外党组织。各驻外党组织充分发挥“流动战斗堡垒”作用,融入他乡,服务老乡,回报家乡,在奉献中树立形象,在服务中赢得尊重,成为展示沂蒙革命老区新形象的闪亮“流动名片”。即日起,在兰陵县委宣传部指导下,大众网兰陵工作室发起“兰陵‘乡情’”策划,聚焦兰陵县驻外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新作为,展示沂蒙精神如何在全国各地熠熠生辉。

  大众网记者 林鹏 通讯员 冯磊 林子焜 临沂报道

  纵使远在他乡,心中亦牵挂着家乡。1月15日,兰陵县驻浙流动党员党委书记王玉国带队,奔赴新兴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树高千尺,根不能忘。”参与此次活动的驻浙流动党员王召伟感慨道,身为一名流动党员,致富之后更不能忘却家乡。要用真诚的心意回报故乡,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悠悠故乡情,拳拳游子心。无论离家多少年,在驻外流动党员和老乡们心中,最美的风景永远是兰陵,最深的印记始终是家乡。兰陵,是他们魂牵梦萦、念兹在兹的故土。多年来,他们始终以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呐喊助威,为家乡的繁荣添砖加瓦。

  过节走访,情暖家乡

周军回兰陵开展捐赠活动

  春节的脚步渐近,兰陵县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和党员们也随之忙碌起来。

  1月16日,兰陵县驻上海嘉定联络处、军峰“敬老助困慈善基金”物品捐赠仪式举行。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军峰党支部书记周军,代表党支部捐赠了价值30000元的生活物资,为家乡群众送去温暖。

  1月20日,兰陵县驻苏流动党员党委开展“温暖家乡行”活动。兰陵县驻苏流动党员党委昆山党支部流动党员李志军,从昆山出发,前往车辋镇车辋村,走访慰问了70余名党员群众,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李志军从事超市和生鲜配送生意,年终岁尾正是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刻。即便如此,他依然毫不犹豫地驱车赶回兰陵,慰问结束后,第二天又匆匆开车返回昆山。“过几天还要回兰陵过年。”多年来,无论工作多忙,李志军都坚持回乡过年。他坦言,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乡情,总是难以割舍。这份情怀,甚至延伸到了他的事业之中。在自己的超市里,李志军专门开辟了兰陵专柜,贴上醒目标签,大力宣传推介兰陵的特色好物。

  同一天,兰陵县驻苏流动党员党委吴江区党支部负责人张亚州,为向城镇 150户70岁以上的群众送去生活物资和慰问金。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张亚州表示:“往后,我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引入各类资源,为家乡的繁荣贡献力量。”

  在这寒冬腊月,兰陵县在外流动党员用实际行动,让家乡人民感受到了阵阵暖意。实际上,各驻外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人脉资源丰富、社会关系广泛的优势,积极组织兰陵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通过各种方式回馈家乡,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

  以6家驻外流动党员党委为依托,先后成立了6家招才引智工作站,直接联系着数百名兰陵籍在外高层次人才。驻外党组织积极牵线搭桥,为兰陵县引进上百名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在村 “两委” 换届期间,有12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5人当选村委会主任、24人当选村“两委”成员。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驻外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家乡困难群众。早在2016年,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宝山党总支书记王存才就成立了上海“连心天使”慈善基金,募集资金50多万元,用于资助家乡贫困学生,迄今已出资百万元以上;2019年,军峰支部书记周军成立了上海“扶老助困”慈善基金,每年回家乡捐资,用于救助家乡老人;驻浙、驻沪流动党员党委也纷纷献出爱心……使流动党员与家乡有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创业引资,踊跃向前

兰陵县驻外流动党员党委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兰陵人在江南地区干事创业已有40多年的历史。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兰陵人“车轮滚滚下江南”。他们在市场的浪潮中历经风雨,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积累了雄厚的实力与人脉资源。这些在外打拼的兰陵人,是家乡独特而宝贵的财富,他们对家乡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

  在外拼搏几十年,张玉庆将荣庆物流打造成了全国知名的企业,使其成为上海嘉定区物流企业中的纳税龙头。心怀对家乡的眷恋,他将荣庆公司总部设立在老家。随着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荣庆物流为兰陵的税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外出闯荡的这些年,只要听闻有对兰陵老家发展有益的项目,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宝山党总支书记王存才便会全力以赴接洽。

  两个月前,菏泽一位做外贸生意的客商,通过熟人联系到王存才。“对方想在中亚发展蔬菜项目,听闻我们兰陵蔬菜名气响亮,打算前往兰陵实地考察。” 王存才得知后,干劲十足,迅速促成了客商的兰陵之行。“我们准备春节后再去一趟兰陵,竭尽全力为兰陵蔬菜拓展海外市场搭建桥梁,推动合作达成。” 王存才语气中透着坚定。

  “只要有机会,就往兰陵引。” 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青浦党支部书记陈玉华已经记不清带过多少批外地客商到兰陵参观考察了,“过几天还有十余位南方客商要去。”

  “蒙山沂水养育了我们,人虽在外发展,但我们的根在沂蒙山区。” 张玉庆的这番肺腑之言,道出了在外流动党员和老乡们为家乡发展不遗余力的根本原因。

  从装卸工起步,四十岁的王召伟凭借着顽强的创业韧劲,拥有了蔬菜和毛豆加工基地。他十分看好老家的创业环境,打算在老家打造食用菌加工基地,相关事宜正在积极接洽中。兰陵老乡李辉光在兰陵投资发展食用菌合作社,不仅实现了个人事业的新飞跃,还为家乡提供了百余个就业岗位。

  “如果能为老家作贡献,就感觉很激动很兴奋。”90后兰陵老乡贯来宾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最真挚的情怀。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