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风促和谐 | 沂蒙好家风熊玉花: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2024-06-21 08:35: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马琳
play

  熊玉花,是来自临沭县铭卓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她对于家教的理解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也是一生的学校,而父母是这所学校里永久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她认为,一个孩子的品德是否高尚、习惯是否良好、人格是否健全,都与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身体健康、愉快成长的保证。

  在家庭教育中,熊玉花更多关注的是孩子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朱熹曾说:“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这句话就说明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也给了熊玉花很大的启发。道德品质的高低决定着孩子能否成为堂堂正正的“人”,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对孩子能否“成才”产生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品格和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中的至宝。初为人父母的熊玉花夫妇,想把世间的美好都给孩子。那么首先,作为父母的她们,就要以身作则,努力做好自己,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当自己的孩子出现问题,家长要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反思。因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后面,一定站着一个什么样的家长。

  人们也常说:“ 身教重于言教。”要想让孩子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家庭环境和父母的作用尤为重要,这也就是所谓“近朱者赤”的道理。熊玉花和孩子的爸爸都是共产党员,在生活中都会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给周围的人做好引领和示范,孩子无形之中也深受感染。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仁爱”之心尤为重要。2022年熊玉花加入了临沂市关工委孤困儿童志愿服务团,在帮扶儿童的过程中,有时会带着孩子一起走访,一起去参加服务团举行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孩子知道了帮助别人,关爱别人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如果看见需要帮助的人时,她就会主动伸出援手,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

  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熊玉花努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为人处世方面,要行的正,做的端,堂堂正正做人,公道正派做事,才能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不断修正自己,树立正确的三观。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善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少年时期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主要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机不可失。这也是熊玉花十分认可的教育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熊玉花经常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礼貌习惯、行为举止习惯和学习习惯。经过不断的学习,孩子现在能见到地上有垃圾时主动捡起;能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能自主阅读,有计划的自主完成作业,这一切都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熊玉花对此十分欣慰。

  在孩子上一年级起,每天放学后,孩子都能自主完成自己在学校里没有完成的作业。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习惯,作业的完成从来不用父母的催促。在假期中,自己会制定一份计划表,每一天要完成哪些内容的学习,每一天孩子都会有条不紊的进行,学习有条理,习惯也就成自然。

  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熊玉花很庆幸让孩子养成了一个阅读的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在孩子幼小时,熊玉花就注意引导,慢慢地孩子开始翻看书页,熊玉花就开始给孩子讲解故事的内容。在幼儿园时,孩子在阅读中就认识了很多的汉字,就能独自完成简单书目的阅读,这更激发了他的阅读兴趣。

  正确的学习观念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有一次,熊玉花邻居家的孩子害怕写作业,她的孩子就对这个小弟弟说了一句让熊玉花记忆深刻的话:“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生活,学习的知识只有装进自己的脑子里才是自己的,任何人都帮不了你。”从这件小事中,熊玉花已经知道,孩子的内心深处已经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念,这也是激励他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内心夙愿。“作为父母,其实我们只要为孩子做好方向上的引领,孩子便会犹如风筝一般迎着风奋力飞翔,我们可静待那风筝飞向梦想的远方。”熊玉花说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