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马琳 通讯员 王维昌 临沂报道
“大娘您想剪什么样的发型?要长一点还是短一点的?”“大爷,看镜头,来,微笑,321——咔嚓”。一大早,临沭县曹庄镇马庄村95号慈善院里已经人头攒动,30多名志愿者分别组成了义诊、理发、照相、心理咨询辅导等6个爱心服务小组,志愿者们在小院的各个角落忙得不可开交……这是临沭县慈善联合总会近期组织志愿者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临沭县按照“组队伍、建机制、树品牌”的思路,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完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措施,广泛吸纳社会公益志愿组织、协会、义工以及机关党员干部、学校学生等社会各界参与到慈善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构建了以县慈善联合总会为龙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慈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慈善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向全县各镇街、村居社区延伸,实现了慈善志愿服务的全覆盖。“我们这些志愿者都身居乡村,非常了解群众的急事和难事,每一位志愿者都是一座‘连心桥’,今年以来我们在助老、助童、助学、助困、抗旱、防汛排涝等领域开展活动67次,志愿服务518人次,基本实现了应助、尽助和基本救助不出村居的良好局面。”大兴镇慈善志愿服务队队长英荣珍说。据了解,去年以来,全县慈善志愿服务团队快速发展,目前有243支志愿服务队、近30000名志愿者活跃在服务一线,助力全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培育。“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这些身穿红马甲的好心人来给我们理发、量血压、测血糖、打扫卫生,清理院落,我们现在是越活越开心,越老越幸福啊。”蛟龙镇中蛟龙村87岁的李老太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一抹抹“志愿红”在建设美丽乡村、抢险救灾、项目建设及助老、助学、助残、助困等方面扮靓了城乡村落,实现了慈善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特色化及志愿服务的精准化、便利化和品牌化。目前全县涌现出了95号慈善小院,99号助老小院,善行临沭、情暖万家,慈心关爱、心理帮扶,手套暖心、助力志愿等一批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县慈善助老志愿服务团、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爱心救援协会等28支爱心志愿服务团队荣获各级“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爱心奉献团队”“慈善工作先进单位”“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传承实践新时代沂蒙精神的生动典范。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