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申论题注重想象力
昨日下午进行的国考申论,副省级与地市级很不一样。副省级试卷,以“考察科学、艺术与古文化对想象力的作用”为题,中公教育专家指出,以想象力把科学、艺术、古文化结合起来,延续了国考一直以来的命题思路,如2017年对水的智慧的考察,2015年对科技人性化的考察。“想象力”进入申论命题范围,符合国家对创新的重视。
地市级的试卷题目中,申论主题聚焦城乡发展,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紧密相接,是对当前城市与乡村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反思,同时还要将老子的“有无”思想应用到城市发展理念中。
行测题不重计算重阅读
“一带一路”、修改宪法、移动互联网支付、城市绿化、农村改革……昨天的“国考”试题一如既往的贴近时事热点,据考生回忆,军事改革、作战装备、“蛟龙号”下水等知识在行测试题中均有所涉及。
“文章阅读量太大了,越看越着急,到后来心都有点儿乱了。”考生张雅菲出了考场有些郁闷,据她回忆,两篇文章阅读材料都是科技类文章,考查了“基因”“第六感”等科技元素,但篇幅很长,读起来有些吃力,“我是学文的,这些理工科的内容对我来说太枯燥了,像天书一样。”
据中公教育机构考试专家介绍,此次行测考试仍然分副省级(以上)、地市级(以下)职位两张试卷。行测的整体难度不大,主要考察考生的日常知识量的储备和综合知识的积累,内容涉及法律、政治、经济、科技、地理和人文,其中法律相关知识在地市级试卷中占比很大。
往年“国考”,有不少文科考生会直接放弃行测中的计算类考题,因为“反正也不会,不如节省些时间”。但此次考试,如果完全放弃计算类考题恐怕会吃亏。中公教育机构考试专家告诉记者,今年的计算类考题重分析轻计算,数据查找比较简单,考查的公式难度也比较低,只要读懂题干,厘清数量关系,有不少题目甚至口算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存在一定数量的缺考
虽然此次国考报名人数非常惊人,但真正的竞争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因为历年国考都有不少人报名之后却放弃考试。根据中公教育的统计,2014年国考弃考人数超过40万人,2015年超过50万人,2016年超过46万人,2017年弃考人数也达到了50万人。今天的国考同样出现了这种情况。临近开考时记者看到,很多教室的座位都没有坐满,有的教室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座位空着,这意味着他们的“主人”很可能弃考了。而那些认真备考的考生,无形之中又少了很多竞争对手。
上午11点考试结束,考生陆续走出考场,记者采访了多位考生。果不其然,除了弃考的之外,还有不少考生直言自己是来“打酱油的”,完全是没有任何复习的“裸考”,因此对于考题的难度、变化等都毫无感觉。有考生反映,此次考试难度并不大,但是题量较大,阅读材料较多,更偏向理工类知识。
返回临沂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