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艳彩 通讯员 王祥龙 临沂报道
“在高戒备监区服刑的日子里,我多次受到警官的教诲和帮助,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给他人造成的伤害,给家人造成的痛苦,追悔莫及……虽然我屡教不改,但警官没有抛弃我……出狱后绝不再偷抢,靠自己的双手好好生活……”
这是即将刑释罪犯张某的忏悔演讲,这也是张某入狱以来说话最多的一次,更是他认罪悔罪最真诚的一次,正如监区老干警形容的“管教帮扶终不弃,铁树竟然开了花”。
张某,因犯抢劫罪、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累犯。2016年11月调入临沂监狱服刑,入狱后即表现出冲动暴躁的性格特征,多次顶撞干警、殴打他犯,悔罪意识差、规矩意识差,经精神病专家会诊鉴定为偏执型人格障碍。仅4年时间,严重违规违纪已达8次。2020年10月,张某又一次因严重违规违纪调入高戒备监区改造,此时距离其刑满释放仅仅8个月。张某的服刑表现,极大考验着监狱干警的耐心。尽管如此,监狱仍将其列入重点管控和重点帮教对象,科学调整工作方法,坚持管、教、安“三条线”同时推进,“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只要改好一点,张某再犯罪的风险就能少一点,群众就更安全一点”。
针对张某违规违纪行为频发、教育转化难度大的实际,临沂监狱坚持依法管理、用心改造,一方面针对张某服刑期间严重违反监规纪律的情形,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惩处,提高其戒备管控级别,依法采取惩处措施,积极培树其遵法守矩、遵规守纪意识。另一方面针对其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临沂监狱加大教育矫治力度,制定精准教育转化方案,组织文化、法律、技术知识学习,定期开展心理矫治,开展针对性出监教育培训,重点讲解释放接收、安置帮教等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解答其刑释后建档落户、就业谋生等疑问,传授智能手机应用、银行业务办理、医院就诊、公共交通工具乘坐等社会技能,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再犯罪风险。
特别是针对张某出狱后无亲可投、无房可居、无经济来源的情况,为防止其重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临沂监狱提前介入,主动协调其户籍地司法局、街道、派出所以及社区,提前推送其服刑改造表现一般、家庭支持系统较弱、再犯罪风险较高等信息,联合开展家访、走访活动,协助制定张某安置帮教工作计划,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确保张某释放后收得下、管得住、帮得上。
或许是监狱干警的辛苦奔走感动了张某,就在刑释前一天,监区正要对其出监教育谈话前,他主动找到监区长要求做一次忏悔演讲,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一直以来,临沂监狱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做到不放弃任何一名罪犯,对罪犯实施精准教育转化,推动罪犯真诚认罪悔罪,畅通罪犯新生之路,有力保障了监狱安全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安宁。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