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孙贵坤 何孝强 卞旭 赵国清 欧瑞璋 通讯员 沙泳君 临沂报道
临近霜降,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希田家庭农场的“90后”新农人邵方还在葡萄架下忙采摘,80亩葡萄暖棚里热闹翻腾,传来阵阵“咯咯哒”的鸡鸣声。挂满枝头的阳光玫瑰、巨峰和妮娜皇后等多个品种的葡萄硕大饱满,正陆续错峰上市,将专属于夏日的甜蜜延长。
鲜绿蔓延的葡萄架下身披洁白羽毛、头戴凤冠的“白凤仙子”乌鸡,正成群结队地踱步觅食,来回扑腾。这是农场负责人邵方和姐姐引进的2000只江西泰和原种乌鸡。平时,闲庭信步的乌鸡在葡萄大棚里散养,当上了“看护员”,帮葡萄除草除虫。农场利用闲置外围的边角地种植玉米、高粱、水稻等农作物作为饲料喂养,乌鸡觅食剪枝和自然掉落的葡萄当“零食”。这种原生态养殖的方式让她们姐妹俩农场养的乌鸡供不应求。
“还没出栏,鸡和蛋就都被顾客打电话、发微信早早定下了。”妹妹邵方自豪地说。乌鸡饲养周期大概为一年半,每只出栏重量只有2斤左右,但价格却能卖到260元一只,平时原种乌鸡产的白皮蛋也能卖到4元一颗。
葡萄不仅和乌鸡绿色邂逅,还和农场里素昧平生的“合同猪”感情甚笃。邵家姐妹俩代养了六合、正邦等大型养猪企业的4000头生猪,以每头200元的合同制保障收益的同时,将种养产生的粪污及果木枝条等有机废弃物经沼气工程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作厨房用能和大棚辅热,沼液、沼渣则作为高效有机肥进行还田,以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在葡萄种植中,可有效节水40%,节肥30%,减少人工投入80%,节省用肥费用10多万元,实现了“养殖+堆肥+种植”三位一体循环模式。
依靠种养循环和林下养殖的方式,农场产出的阳光玫瑰味道浓香脆甜,可以保障每一颗过称都在20克左右,以每一串都高于2斤以上的标准,卖到了每斤8元,高于今年市场行情3元左右,还和迪士尼果品进行了联营,每年收益能达到200多万元。
“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种出了稀(音)甜的葡萄”,这是本地老顾客用临沂方言对希田家庭农场的最好诠释。
然而谈到今天丰收的喜悦,妹妹邵方说曾经也有过低迷和彷徨。93年出生的她坦言,当初是被姐姐“忽悠”着来种地的。但是经历过日出日落与乡村烟火、满天霞光作伴,劳作种植与绿色循环、高效产出的可持续现代新农业为伍,让她真正觉得:“现在回农村和老一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大田’不一样了,现在的农村也在从前的印象里变了个样。”
“像希田家庭农场这样的园区全镇一共有50多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采取政策帮扶、企业联合等方式打造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样板,我们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和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决策来抓,全镇建点连线成片的方式努力打造绿色循环经济场景。”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二级主任科员李风亮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说,目前,四十里堡镇探索出了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纽带的镇域经济发展的路子。
作为全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试点县,沂水县把支持和培育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当做“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创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的重要一环。据沂水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玉涛介绍,近年来,沂水县围绕模式创新和机制优化,积极培育县级以上示范场142个,带动全县成立家庭农场1680个,对3266个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进行赋码管理,对生产经营进行全方位指导服务;积极推行信用管理。将家庭农场纳入美德信用评价体系,每月开展信用评价,引导农场规范经营,回馈社会。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