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渝协作·聚力城口⑧|“组团式”支教用心用情,成为学生最信赖的“贴心人”

2024-12-06 08:3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贵坤 宋晓豪 卞旭 赵国清
play

  编者按:鲁渝协作山海情,临沂城口一家亲。临沂坚持“把城口的事当作临沂的事”,在产业发展、文旅协作、消费帮扶、人才交流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协作,聚力打造临沂·城口协作“升级版”。为充分展现临沂协作城口工作成果,大众网·海报新闻特别策划“鲁渝协作·聚力城口”专题报道,走进大巴山深处,以新媒体叙事方式讲述东西部协作城口故事。

  大众网记者 孙贵坤 宋晓豪 卞旭 赵国清 重庆报道

张旸在给2022级电子1班上思想政治课

  “期中只是一个阶段的反映,真正的考验和关口还在后面,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地接续前进。”从临沂卫生学院到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任职党委副书记、校长的张旸的话掷地有声。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级电子1班的思想政治课上,张旸为正在准备冲刺春季高考学生们加油鼓劲。

帮扶团队在开展系部教研活动

  自2022年8月,7名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入驻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以来,从事职业教育30年的张旸以每周10节课参与全校2885名学生,15个专业的思想政治辅导。

  “要让想学的学生能有机会学。”首先引起关注的就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张旸课余带领帮扶团队教师坚持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情况,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和心理疏导。

张旸和学生们在一起(资料图)

  为了更好的鼓励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张旸不仅和老师们自费购买了奖品发给学生,还资助了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月按时给每名学生资助500元生活费,每学期进行一次家访,关注这几名学生学习情况、身心健康,鼓励成人成才。

  “受资助的学生刚出分数就将成绩单发到我的微信上,还发了个兴高采烈的表情包,那一刻我特别有成就感。”张旸告诉大众网记者,2023级财会专业的易同学,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奶奶住在凤凰街道生活,在上次的考试中进步飞快,考了班里第一名,第一个向他报喜。

  “亲其师,信其道”,真正放下老师的架子,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关爱。用心用情的弯下腰教育帮扶,让跨越山海的他们成为了指导学生成长的“修剪者”,生活中最信赖的“贴心人”。

  临城一家亲,同筑教育梦。2022年底,张旸牵头设立了“鲁渝职励志助学基金”,个人带头捐赠5万元,在临沂市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中已经筹集60万元,奖励资助65名学生,建设实训室2个,还争取爱心企业捐建成价值30万元的康复实训室和红十字急救实训室。2024年4月,“沂蒙山-大巴山革命老区一家亲•临沂援助城口教育基金”捐赠仪式在临沂市慈善联合总会举行,共同助力重庆市城口县教育事业发展。

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全景

  为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教学设施落后的问题,帮扶团队强化校企合作机制,今年利用300万鲁渝协作资金建设的1920平米汽车与运用实训基地已经建成使用,引进京东养车入驻,进一步促进了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校企融合、工学结合这一职业院校特有的人才培养机制落地、开花、结果。

  “帮是为了不帮”,张旸认为,教育帮扶的最终目标是要为当地打造一支“靠得住、教得好、留得下”的名师优师教育队伍,坚持“输血和造血”并举。因此,制定了学校的三年和五年发展规划,建立了“团队带团队”“师傅带徒弟”的帮带机制,开启了与帮扶校合作培养模式,实施名优教师培养计划,实现学校的教学基础条件、教学理念、教育水平、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帮扶以来,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成绩取得学校办学历史新突破,被授予重庆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最佳进步奖”。

  目前,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校领导班子富有战斗力。班子成员想干事、能干事、肯干事。“生以乐学为荣、师以爱教为乐”的良好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曲欣萍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